Friday, December 28, 2007
哥大魅影1
Wednesday, December 19, 2007
平等与行动:也谈中国气候变化战略突围
Tuesday, December 4, 2007
"Progress in Bali" Business Scorecard
1.Conclusion of negotiations on a post-2012 regime by 2009
2.Consideration of the Vienna AWG conclusions that referenced the IPCC’s scientific findings regarding climate stabilisation:
a.global emissions need to peak and begin to decline in the next 10-15 years
b.global emissions need to be at least halved by 2050
c.aggregate emission reductions by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 should be in the range of 25-40% below 1990 levels by 2020
3.Reference to the need for rapidly industrialis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make measurable contributions to global effor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and respective capabilities
4.Recognition of the need for continuity in the legally binding framework underpinning the carbon market as well as its enhancement and expansion, including development of new post-2012 carbon finance instruments
5.Identification of the need to accelerate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deployment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better national enabling environments with support from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efforts, particularly public-private risk sharing for new technologies
6.Recognition of the need to engage the private sector in efforts to address adaptation needs and reduce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7.Launch of pilot projects to test out new instrument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nable learning by doing that can inform negotiations
8.Enhanced efforts to improve the availability, reliability and comparability of business emissions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Business community calls for government action on climate change now
The business community is ready to take the necessary action and calls upon the Governments to:
· Agree in December 2007 at the global climate negotiations in Bali to conclude negotiations on such a global agreement by 2009.
· Agree during 2007 on elements of a stable long term market framework for low carb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 Agree now to maintain continuity in the legally binding frameworks underpinning the carbon market.
Any delay in establishing the future policy frameworks will exacerbate the environmental and societal costs of climate change.
Dec. 3rd 2007
Business Councils for Sustainable Energy (from US, Australia, Europe, UK)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arbon Markets Association
3C - Combat Climate Change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Interface Center - Verein für ethische Investoren e.V. (CRIC)
European Climate Forum (ECF)
European Corporate Leaders Group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Programme for Industry)
European Insulation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EURIMA)
European Technical Contractors Commi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EETB)
Global Roundtable on Climate Change (GRoCC)
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 (GWE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Group on Climate Change (IIGCC)
International Carbon Investors & Services (INCIS)
Investor Network on Climate Risk (INCR)
Munich Climate Insurance Initiative (MCII)
„respect“ - organising the Business Leaders Initiative on Climate Change (BLICC) and the Respect Table
The Climate Group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Partnership (UCG Partnership)
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US GBC)
Verband der Elektrizitätswirtschaft (VDEW)
Friday, November 30, 2007
如果我是Professor
Thursday, November 22, 2007
感恩节和纽约地史
Tuesday, November 20, 2007
Berkeley China Environment Conference
Presentation titles to be posted soon
George Breslauer (Vice Chancellor, UC Berkeley)
Lunch break
Coffee break
Coffee break
Chris Groves, Water Supply Challenges in Southwest China's Karst Regions
Peter Perdue
Chi-yuen Wang
Michael Zhao, E-Waste: Information through Multimedia Projects
12:30 pm
Lunch break
Sheldon Brown
Harrison Fraker
Mark Henderson
Shannon May, How Much Arable Land Is There Out There?
Coffee break
Rick and Ann's coffee/tea/pastries
Reception
Monday, November 19, 2007
转CDM Club的气候变化关注
Contents
What we did
江家驷老师讲座
陈蔚中先生讲座
CYCAN 培训
What we are doing
学习小组讨论
绿色校园项目
新地产时代节能减排大会
What we will do
巴厘岛气候谈判会议
政策跟踪&机制挖掘
方法学探讨和PDD撰写
2007/11 第一期
What we did
江家驷老师是北京大学环境基金理事长,北京大学东北亚可持续发展和地区安全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曾担任美国科学院“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和“美国大气管理30年审议”委员会委员。江老师在本次报告会中为我们带来了APEC峰会气候变化会议和世界经济论坛中关于CDM领域的最新进展。他首先提到了目前人类社会正在走向“人类纪”,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人口急剧增加、能源快速消耗,都给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还有很多困难,技术发展、经费管理都存在很大争议,要制定长远的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很难。对于CDM的发展前景,江老师认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失效,之后的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再加上CDM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我国要建立专门的CDM气候变化交易所尚需要一段时间。
本次讲座还邀请了很多从事CDM一线工作的毕业生,包括就业于环保总局、发改委、财政部、CDM公司、克林顿基金会、Climate Change Group等的师兄师姐,她们将为我们CDM Club带来非常广泛的联络网。
陈蔚中先生的讲座——《传奇人生·环境生态价值观》
陈老先生一生经历传奇,他是英国牛津皇家显微学终身院士、加拿大中华学院创办者、中南神学院名誉校长、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终身导师、中国有机农业的精神领袖,这次我们邀请陈先生来做讲座内容主要从有机农业的生态友好特点、投入产出瓶颈以及未来发展展望三方面展开,他指出,有机农业的特点是劳动力需求量大,单位投入的相对产出小,即使在国外,有机农业更多代表的是一种信仰和精神,而国外通常会通过政府上的引导和优惠政策来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还有就是一些有钱人的投资。在国内如果有机农业想得到良性发展,技术上并不是难题,关键是在激励机制上多思考多改革。谈到他一生经历丰富,他笑着说,文化的传承很重要,但也要注重交流、融合,这样才能吸取各自的优点和长处,使自己变得强大。
CYCAN 培训总结
这个学期9月,协会与CEF、GSF、Taking it Global、JIFF和Green Peace联合组建了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China Youth Climate Action Network, CYCAN),我们主要作为技术指导参与CYCAN,其他优秀的环保组织和国外组织也积极发挥各自的优势,CEF(中国大学生环境组织合作论坛)和GSF(绿色大学生论坛)发扬其全国联动模式,负责将行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JIFF和NEAYEN-C联合国东北亚青年环境网则主要负责搜集并发布信息、制作简报以及与UNEP及国外青年环境组织联络,Taking it Global和绿色和平新能源一代负责搜国内外联动活动开展及筹资。每个组织取长补短,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推动全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CYCAN把绿色校园项目作为CDM项目的研究试点。10月28日、29日,协会给全国27所高校的环保社团做CDM、气候变化游戏和绿色校园的相关培训。
CDM简介——培训人员:陈礼昕
从CDM机制、碳市场以及中国的CDM发展三个方面做了普及性讲解,他提到,CDM是引入经济机制来促进资金和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进而达到全球共同减排的目的。但京都议定书后的国际政策上的不确定性使投资碳市场存在很大风险,而同时,目前在碳交易中国内出现了很多竞相压价的恶性竞争,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气候变化游戏——培训人员:赵春红、马丁、陈晖、谢金开、陈礼昕、罗锐
气候变化游戏的团队训练,通过角色设定来亲身体验不同国家和团体的决策依据,使培训者对CDM的理解更加深入,并使不同立场的团体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议题上达成共识。
游戏把参与培训的人员分为五组进行,主要分为美国组、欧洲组、欧佩克组发展中大国组合发展中国家组,这五组都有自己制定的政治目的和经济目标,如要建一定数量的工厂(黑色工厂、绿色工厂),达到多少个灾害维护等,在操作中,他们都可以运用技术创新,买卖工厂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游戏中我们要考虑多方协作问题,还有在各国的实际对手中,还存在能力不均,相互帮助的各种情形,因此基本每过都制定自己的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在这游戏中,如果孤立一方则必会出现两败俱伤的情况,所以必须要顾全大局,达到双赢。
大家一致认为,面对气候变化这样的全球性问题,不是一个国家能单独来完成的,更需要的应该是国际合作。培训给大家一种理解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一个全新的视角。
绿色校园——培训人员:罗锐
绿色校园项目的直接目的是应对气候变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通过项目开展校园调查问卷和节能减排宣传,提高在校学生、教师和行政人员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敏感程度,督促大家以日常行为为起点,以身作则,减少个人“碳排放足迹”,从而逐渐在高校展开综合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该项目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校园能源审计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现状考察,配合学校后勤节能部门,对校园化石能源消费相关的活动进行相应节能以及高效能源替代措施工作;另外,也将考虑到节约水资源和综合利用废弃物的传统环境保护行动,以及和气候变化相关的主题宣传培训活动。
What we are doing
本学期CDM club在上学年的成员中自愿组成了10人的学习小组,主要从CDM的基础理论知识开始逐渐对CDM在中国设计的主要项目类型和已有相关方法学进行扎实的学习和研讨。以项目为主的CDM自2005年2月正式实施开始,在中国经历了如中国经济发展一般高速成长的两年,项目开发至今,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清洁发展机制执行委员会的网站上,共有131个项目注册成功,还有近730个在项目渠道中等待审定或者正在申请注册;另一方面,CDM方法学也不断随着更多的具有减排潜力的项目的出现而被开发出来,目前为止在新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等方面的方法学被广泛运用。学习小组中有部分同学从较为成熟的方法学研究入手,对已注册成功的项目文件书进行研究,开始着手练习CDM项目文件书的编写。另一方面,对尚未成熟开发成CDM项目的减排项目,以及如今被热烈讨论的规划性项目方法学,也是学习小组下一步关注的重点。除了对方法学的技术面的学习外,学校小组成员也为紧跟当今碳市场的发展,关注CDM市场之外的其他交易市场的进展情况。
总体来说,CDM市场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对于目前已活跃在市场中的各类机构来说,他们也是处于不断学习的状态之中。这对CDM club学习小组成员,乃至其他对此领域感兴趣的同学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励和学习动力。
绿色校园项目
上学期协会确定了包括用电、供暖、垃圾处理和用水在内的绿色校园项目,实施周期是今年9月到明年4月。目前整个项目已经进入中期阶段。
现在,绿色校园项目集中在校园用电和垃圾处理两方面,相关工作已经展开。工作大致分为两阶段:数据获得和后期分析,目前正处于第一阶段。数据来源有两部分:基础数据(如宿舍教室用电量、用电设备数量型号等)和学生教师用电和垃圾处理的行为调查数据,前者来自学校后勤,后者来自问卷(由学生会负责发放)。用电和垃圾处理部分的负责人已经访问过学校总务部,得到了用电部分2003年至今的部分数据,垃圾处理部分的数据正在相关负责人的联系之中,行为调查方面的问卷已经回收,在处理之中。中期报告的成果将于近期完成。
新地产杂志节能减排建筑年会
新地产杂志节能减排建筑年会于今年11月15-16日在北京举行,这是由新地产杂志、美好家园、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分会主办,和中国房地产公司、政府部门、节能专家及建材商携手打造的节能建筑盛会。会议主题是新地产时代建筑节能与减排,不仅强调地产商的责任,更重视公众的参与。大会具有很强的专业权威,有发改委、建设部和国内外节能建筑知名专家做演讲;大会也为政府、企业、学者打造了一个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众多平面媒体(经济观察报、北京青年报、新浪网等)将会对大会进行及时的报道和广泛的宣传。
CDM club有幸接受到新地产杂志策划机构的邀请参与此次大会,大会并在现场为协会安排了展位,希望协会能够宣传正在做的绿色校园项目。协会也将利用这次机会着重宣传协会的理念和绿色校园项目。相信这次大会不仅可以宣传协会的项目,协会成员的参与也将为今后协会的学习注入新鲜的内容。
What we will do
参加巴厘岛气候谈判会议
继2005年协会首任会长何钢代表中国青年参加加拿大蒙特利尔联合国气候谈判第十一届大会,和作为《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的《公约》缔约方第三届会议(COP11/MOP1),2006年协会老成员苏杭代表新能源一代参加非洲肯尼亚内罗毕COP12/MOP2之后,今年协会的联合发起人中的赵春红和罗锐将于十一月底赴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努沙杜亚参加COP13/MOP3。赵春红作为绿色和平新能源一代的中国青年代表,同时也是中国青年气候变化行动网络(CYCAN)的主要成员,并将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新能源一代青年参与系列活动;罗锐作为中国民间气候变化行动网络(CCAN)的代表之一,将会参加国际气候谈判的边会和国际NGO组织的会议。两位同学将从不同角度,找寻尽可能多的机会接触不同参与者,亲身真切体验气候谈判错综复杂、而有漫长的各国利益相关者博弈过程。
在巴厘岛会议之前,无论国际国内诸多和气候变化相关的组织和机构,均会将议题转移至“后京都”路线之上,因而十一月协会学习小组的成员将会适当将讨论话题从CDM市场向气候谈判和气候政策转移。对气候政治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了解气候谈判的主要利益相关方,和谈判游说要点。此外,希望结合有趣的“Keep Cool-gambling the climate”气候游戏,向协会成员、乃至协会外推广宣传,理解气候谈判的过程。
政策跟踪&机制挖掘
气候变化的科学机制仍然需要更深入地开展研究,最终定论尚未揭示。但是,IIP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重要结论之一“过去50年全球气候变暖超过90%的可能性与人类使用石油等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关”,表明人类社会需要严肃认真对待全球变暖的问题,其可能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也是2006年年末斯特朗报告的核心话题。2007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被众多人称为“人类人社会历史上首次环境问题推动国际经济政治的发展的话题”。
气候变化问题上,国际社会主要将其分为了四个方面:减缓和减少排放、适应性、技术研发和技术转移、金融和财政机制。对于这四个方面里核心的议题、尤其对于中国在气候议题上的观点和行动,将是CDM club的成员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国内国际各类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发展银行、咨询机构、经济政策研究所,还有能源企业都专门设立部门对气候变化中对自身和相关领域涉及的问题进行研究。哪些是需要认真聆听和吸纳的观点?哪些是噪音、或者泛泛而谈?是跟风而迷失?还是坚持深挖细掘?对于CDM club的成员来说至关重要。协会的成员之中,学术背景多样化的优势正可弥补单一专业学生思考问题的局限性,同时又以研究生为主,那么对问题的甄别和理解相对较为成熟和全面。
方法学探讨和PDD撰写
评估一个CDM项目能否产生减排效益,需要建立一套相关方法、技术和规范,称为方法学。CDM方法学主要涉及基准线、额外性、监测、项目边界和泄露等方面。目前已经批准的方法学共计87个,分为Large Scale(常规方法学,编号AM00XX,共计 47个),Small Scale(小规模方法学,编号AMS-X.X,共计28个),和Consolidated(统一的方法学,编号ACM00XX,共计12个)。目前印度和巴西提交的方法学最多,中国排第三位。按行业,方法学可分为15类:能源工业、能源分配、能源需求、制造业、化工行业、建筑行业、交通运输业、矿产品、金属生产、燃料的飞逸性排放、碳卤化合物和六氟化硫、溶剂的使用、废物处理、造林、农业。在确定了要开发的潜在CDM项目后、项目开发商需要完成PDD(项目设计文件)。PDD是申请批准CDM项目及后续项目的合格性以及核实、核准件排量的必要依据、有一定的标准模式。包括项目活动概述、基准线方法学应用、项目活动持续时间、检测方法学应用、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环境影响和利益相关者意见等部分。
方法学和PDD撰写都是CDM项目实际运作中关键的要素,了解方法学、PDD就能参与到CDM项目的核心中。对CDM club members来说、我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学习方法学和撰写PDD也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将一个方法学(比如ACM0002)研究透彻、其他的方法学也就可以举一反三了。在熟悉现有方法学的基础上、撰写PDD就会轻松不少、也就为我们参与到实际的CDM项目中做好了一定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