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30, 2005

宣言诞生记


 


112328日,我有幸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和来自全球26个国家的近100名青年代表,一起参加了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了世界青年论坛。会后我们发表了《我们的气候,我们的挑战,我们的未来——2005年蒙特利尔国际青年宣言》。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的平行事件之一,青年宣言成为这次大会特别的声音。


我们来自五大洲地不同国家,从中国到加拿大,从南非到密克罗尼西亚,从北美到西欧,说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年龄从18岁到26岁不等,有着不同的专业和工作背景,却都怀着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和热情。经过五天的深入交流和激烈讨论,从不同角度选择最为重要的话题进行沟通,最终达成并投票通过了这次宣言。


宣言共识的达成是一个激动和艰难的过程,和联合国气候谈判过程是类似的。我们应用公共空间方法(Open Space Technology),每位青年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背景和兴趣提出相关的话题(Topics),在青年圈中公开说出来并贴在论坛的墙上(公共空间),可以很容易的看到自己和所有其他人的话题,很快持近似或相关话题的组成一个小组(Team),自主讨论,有人主持和记录,头脑风暴,形成小组讨论报告。


反复创意、沟通、评论,以小组提交话题报告到起草委员会,起草委员会根据各小组报告讨论形成宣言草案。又经过两轮大青年圈的头脑风暴,反复自由讨论和评论宣言的标题、话题、结构、内容以及语言等等。当所有评论的声音都停止了,掌声雷动,因为那一刻见证了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共识!


在论坛中,我和我的同伴做了一个“全球变化下的中国”的报告,从环境的视角,概略地介绍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大国,所面临的挑战和为气候变化所做出的努力。在平时的交流和报告后的提问中,我都感觉到他们对中国的关注,但还缺乏了解甚至误解,我也许不能代表中国青年,但也是在这个时候,我第一次这样深深的感觉到,我要告诉他们一个新的真实的中国。


在与一个挪威青年的交流中,她说,“我从很多媒体了解到,中国不重视环境,污染很严重,不过我现在知道这也许不是真的,因为你来了”。我很感动,因为世界也在倾听中国的声音,中国作为一个成长最快的发展中大国,正逐渐自信地承担起大国的责任。于是,我希望我们可以在更多的场合,更多的地方,听到这样的声音:Here comes China!


 


 

3 comments:

  1. hehe good! here comes china!great experience! how did you get this oppotunity?:)

    ReplyDelete
  2. 写得不错,支持一下。。。。。。。。啊哈。。。。。。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