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1, 2005

蒙特利尔小憩

早几天写的,也贴过来吧,在外边用msn方便。


现在是蒙特利尔当地时间0623,在青年旅馆地下的酒吧里,酒吧里横七竖八的椅子还有昨晚讨论的痕迹,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氛围和中国所谓酒吧的氛围很不一样,也许是在中国我很少去酒吧的缘故。暖色的墙壁和灯光,有一块白板可以随时把自己的想法写上,小空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让人更加轻松和开放,似乎很适合碰撞和讨论。


昨天在Biosphere的体验,这是一个被成为地球生物圈的博物馆,用生动有趣的模型,展示地球的原理和自然的魅力,你可以亲自建造大坝,操作船闸;你可以踏上蜘蛛鞋,体验水上行的奇妙;你可以搅动水压,发现海底沉船的奥秘;你可以旋转齿轮,感受农业生态提水的动静……当然你也可以看到海岸带的剖面、热带雨林的组成、自然生物的进化和演变……你可以坐下来,看看discovery的电影、翻翻National Geographic的杂志……你还可以升到顶层,一个大大的温室,实际的体验温室效应的感受。


第一天天晚上在青年旅馆外面的广场上,我们40来个国家的近90名代表,“破冰”之后围成一圈,简单的问答,有趣的游戏。就快7点了,酒吧想起了也许后现代的音乐,金属音乐呐喊表达,颇能撩动青年人的心。朋友将陆陆续续起床,下来吃早餐,这真是一个充实和快乐的清晨。透过窗酒吧朝外的窗,我已经可以看到雪映的晨光,这个冬天蒙特利尔的雪特别厚,却让人感觉温暖。张老师告诉我,有空应该去蒙特利尔的老城去看看,也许是吧,文化我们可以去酒吧感受,但是历史我们需要到老城去体验。


第二天的讨论也许内容并不那么重要,而所谓Open Space Technology的讨论却新颖别致,印象深刻。90个代表围成两圈,由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来主持,她讲述整个过程如何来操作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每位青年都拿到了一张白纸,在纸上写上自己想要讨论的话题,通过话筒大声的告诉大家,然后贴上时间和姓名,这样,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别人和自己的话题,然后寻找和自己相关和感兴趣的话题,组成一个团队,推选出话题引导人,记录人,大家头脑风暴,并将讨论形成报告。


蒙特利尔的酒吧、教堂,也许就是她的街道眼(street eye),从朋友那了解到,蒙的旅游策划也非常成功。夏天是蒙特利尔最美的季节,那个时候,有围绕旅游而策划的烟花节等等。

1 comment:

  1. 美丽的蒙特利尔,因为你而精彩:)加油!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