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大会中期,攻坚阶段,ECO今日焦点:建立基石。
有NGO说“如果说气候谈判有问题的话,问题就在美国”,但是由于美国的顽固,NGO也逐渐认识到不要在美国身上浪费时间,“除非小布什政府下台,否则美国的立场不会有丝毫改变”。但同时也认为欧盟应该更具“领导力”。还引用了《孙子兵法》的“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意即希望欧盟更积极地推动这一进程。
对于KP3.9,虽然谈判始终僵持,但大家都明白现在的任务就是:一是启动谈判程序;二是建立机制;三是确立时间表。七十七国集团加中国的立场是加快谈判进程,设立专门的谈判机构和工作组组织谈判,应该在2008年前确定发达国家第二承诺期的具体温室气体减排指标。《京都议定书》经过8年的艰苦谈判和等待才得以生效,而2008年距2012年只有4年时间,留给各国履行批准程序的时间其实已经非常紧迫了。
图10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在大会上发言(摄影 何钢)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在接触小组的磋商中连用3个“如果”发出警告:如果不启动谈判程序、如果不就发达国家2012年之后第二承诺期的具体温室气体减排指标达成协议、如果不能使有关修正案在2012年前生效,那么实际上就是将《京都议定书》置于死地,而这将标志着蒙特利尔会议的失败,也是其耻辱——以后提到《京都议定书》,人们只会想到是蒙特利尔“杀了议定书”。如此清醒的认识,说到了大会的痛处,也给代表们当头棒喝。
会议室内谈判进行得如火如荼,蒙特利尔的中心城也酝酿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3号当天下午,当地数千人响应环保组织的号召,冒着凛冽的寒风走上街头,呼吁各国重视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参加游行的人们举着大大小小的标语,如“赶快行动、否则后代将因为我们蒙羞”、“美国,加入世界吧”、“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刻不容缓”等等。各类NGO都在游行中组织相应活动或打出自己的标语。魁北克省环境部长穆克莱尔等加拿大政界名流也参加了游行,大会主席迪翁也对游行表示了支持和声援。
图11 走在中心城街道的游行队伍(图片来源:iisd.ca)
图12 举着标语的小孩(图片来源:iisd.ca)
美国当然是游行重要的目标,此前,绿色和平组织、气候危机联盟等5个环保组织向美国驻蒙特利尔领事馆递交了一封有60万美国人签名的请愿书,呼吁布什政府采取行动,加入到控制全球变暖的国际行动中来。从CAN了解到,NGO利用他们在全球的网络,已经联系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孟加拉国、巴西、澳大利亚、南非等32个国家的民众,于3日同时在全球100个城市组织类似的游行活动。
这是一场广泛参与的运动,身处其中怎能不感受到会议内外连接世界的热度。回顾环境运动的历史,1972年美国的地球日大游行,这样运动式的事件,是对政府进行施压,对环境组织进行团结和对普通民众进行教育的最好方式,也成为NGO常用的方法,一些有影响力的游行往往成为某一个领域的标志性事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