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1, 2005

穿越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高

 

127COPCOP/MOP高级别会议开幕。


在欢迎各国部长及代表团团长时,主席迪翁再次提到他在缔约方会议开幕发言时谈及的三“I”:执行《京都议定书》;改进《议定书》和《公约》的运作;以革新迎接未来。但是这次他在每一个“I”后面都加上了“ing”,也就是英文中的进行时,既表示大会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同时还需要“持续不断”的执行、改进和创新。


“关于执行,《议定书》是全球第一个用以解决气候变化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其生效后,缔约方需要制订遵约程序以便完成《议定书》的体制框架。COP/MOP通过了《马拉喀什协议》,为全面实施《京都议定书》铺平了道路。关于改进,缔约方提出了与适应行动有关的若干重要倡议,并正在努力加强清洁发展机制。清洁发展机制需要有必要的资源和能力才能成为有效的工具。关于革新概念,现在急需向世界发出一个信息,让世界了解未来保护气候的措施。蒙特利尔会议必须表明,缔约方愿意按照《议定书》第三条第九款就2012 年以后的承诺开始有意义的讨论。”


加拿大总理鲍尔马丁(Paul Martin)演讲非常激动人心,展示了东道国的高姿态,也吹响了《京都议定书》的行动号角,“是为控制气候变化而采取行动的时候了”。对于有些富裕国家却不愿意承担责任,他说“气候变化是全球挑战,因此需要全球响应”。他也点名批评美国“没有任何理由推迟行动”,掌声告诉我们美国是如何不得人心。他也因此呼吁,“为了我们的人民,保护我们的地球,必须找到实现所有期待的意志和道路”,而我们“机会和挑战并存”。总理的演讲激情彭湃,场下也热血沸腾起来,大家都起身热烈鼓掌。


中国代表团团长王金祥在部长级会议上阐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坚持公约的指导作用;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采取行动;高度重视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正确把握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平衡;把重点放在具体行动上来。并表示中国“将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将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主线,长期把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作为国际合作的重点”。


关于KP3.9的谈判也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本来只能容纳近百人的会议室,挤进去了二三人,还有人在询问最新的进展,大会的保安不得不挡在门口维持秩序。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到下午,部长级会议的大会现场就更显寒酸了,几千人的会场,稀稀拉拉的坐了几百人。每年部长们都会在此表达气候变化如何重要、本国如何重视云云,说些冠冕堂皇的话。但是摆在谈判桌前的,还是各国的利益。因此,嗅觉灵敏的记者和商人对于香饵在哪里是再清楚不过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