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1, 2005

穿越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正


1129,大会已经走上正轨。进入议会大厦,存好外套,代表们不约而同的走向信息中心,拿一份当天的议程,这份每天都厚厚的议程记录了当天的大会小会、边会新闻发布会等等,从中可以全览一天的大小事件,可以说是听会地图了。


此外,还有几份简报是不可少的,一份叫《生态(ECO)》,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环境大会以来就出现在各个大型国际会议上,主要由非政府环境组织编撰发行。这次主要由气候行动网络(CAN)组织。从ECO上可以看到一些关于会议和谈判的经典评论文章。它每天都有一个主题,放在最醒目的位置表明当日的热点和焦点,如29号为“紧急问题(Urgent Issue)”,其它如KP3.9、非洲等也因谈判的进展出现在这一黄金地段,很是抢眼。


NGO前一天评选的 “每日化石奖(fossil of the day) ”也会在ECO上曝光,并且会配有一段说明文字说明他们是什么原因荣膺当日的最差谈判国家的榜首。颁奖的目的在于批评那些在谈判过程中表现最差的国家。“每日化石奖”每天晚上六点在展区揭幕,很多人届时会光临现场,听NGO宣读这一结果。在过去的几年中,美国和沙特阿拉伯,因为阻挠谈判进程经常“石”榜题名。这个奖项就像美国电影界的“金酸梅奖”得奖人不会来领取。但是,出现在每个代表都能拿到的ECO上,依然对很多国家形成无形压力和约束。


5 Fossil of the Day Award的海报创意来源于电影《后天》


另一份是《地球谈判公告(ENB-Earth Negotiation Bulletin)》,由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院(IISD)发布,别小看了这份一般单页双面的A4纸片,它由全球相关领域最熟悉的谈判专家撰写,因而也成为会议最重要的信息交流渠道。台头会有一小段综述的文字,总体介绍前一天谈判的进展和当日的谈判内容。然后就是各个分会、各个关键问题上的进展。因为会议多如牛毛,而很多代表有自己特定跟踪的话题,有了这份公告就能全览会议的动态。这也是很多代表谈判前先看公告的原因。


6  11月28当天的ECO


 7 会后的ENB总结了整个会议的进展


ENB编辑的还有另一份简报《边会动态(On the Side)》,它从每天二三十个边会中精选8-10个,介绍会议的组织者、发言人和主要动态及观点。边会汇集了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相关商业企业组织(BINGOs)、环境非政府组织(ENGOs)、独立研究机构(RINGOs)等组织的最新研究成果的介绍和发布,乃至政府相关在国情和政策的介绍等等。最重要是它还附有照片,并提供了可以获得“更多信息”的网址及演讲人的邮件地址以提供进一步咨询的参考。因此受到代表们的欢迎。


当然,还有一份是青年NGO组织编写的《冰山一角(Tip of Iceberg)》,虽然从版式和内容上都稍显幼嫩,但是情真意切、激情洋溢,也是代表一个群体的声音,青年是地球的未来,正像简报的标题一样,冰山一角蕴藏了巨大的能量。我们青年拿着自己的宣言,进行宣传、发布和游说。也是影响大会进程的重要力量。


这些主要由NGOs连夜赶制的简报,因为其专业的撰写和评论水平,大容量的信息覆盖量和全局的把握能力以及公平公正的态度,所以成为大会最为重要的信息流通流通渠道,是代表们每日的必读报,同时也成为NGO本身重要的宣传窗口和战斗武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