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SSA请来了国内的明星学者易中天瞎掰了一通“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他充分运用了中国汉语的丰富词汇和浩瀚典故,找到了“面子”“关系”和“吃”的根源,我央央大国竟是“吃”出来的龙种。不过既然调侃嘛,于嬉笑中听听趣味细想经不起推敲也就无所谓了。血缘地缘与泛血缘化构成了国人的交往方式。至于说结婚纪念日是重申合同关系有效,而回家过年是重申血缘关系有效也是“滥用”经济学的症状,却也不乏歪理。
中国文化博大精神,而汉语词汇量大,任何道理要找到些证据似乎不难。而寻一线索,串起五千年文化,故事八卦,嬉笑怒骂,也是佳话。不过正如说“看不清现在的中国”,别说中国,我们何曾看得清自己。想到一个问题,正如林求解李约瑟的问题一样“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为什么所谓“自由、平等、民主等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也没有诞生在中国?”
有些东西,传递的究竟是概念还是思想?可能只是让你觉得“哦,原来这个东西叫这个啊”,然后,完了。
ReplyDelete燕子说得有理,概念化思想是我们的通病,可是多少人喜欢思想呢?然后炒概念也被概念炒。
ReplyDelete嗯,他怎么不来我们学校瞎掰一下?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