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一些不是故事的故事,放到一起来,真是感慨万千。
陈志武老师转了一份关于证件管人的泣血案例。坐过火车,拿过户口,换过证件,开过成绩单的朋友可能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因而唤起深深的共鸣。这也许是一个极端的案例,而故事的结局似乎也让人解气,因为他所需要的仅仅是常识,常识啊。可是认证不认人和认级别不认人的不合理的制度恰恰是不要常识。试想,《窃听风暴》中仅存的一点温暖也不过是导演平添的鲁迅的“花环”,在那个国家的那个年代也是不存在的。
校园惨案接连不断发生,很巧从网上读到了卢刚事件中受害者家属写给卢刚家人的信,惨案和事件本身都可以有无数个反思,然而这样的信件闪耀的人性的光辉和力量读来还是让人非常感动:
“致卢刚的家人:
我们刚经历了突发的巨痛,我们在姐姐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候,失去了她。我们深以姐姐为荣,她有很大的影响力,受到每一个接触她的人的尊敬和热爱——她的家,邻居的大人和孩子们,她遍及各国的学术界的同事、学生、朋友和亲属。
我们一家人从远方来到爱荷华这里,不但和姐姐的众多朋友一同承担悲痛,也一起分享了姐姐在世时所留下的美好回忆。当我们在悲伤和回忆中相聚一起的时候,也想到了你们一家人,并为你们祈祷。因为这周末你们肯定是十分悲痛和震惊。
安生前相信爱和宽恕。我们在你们悲痛时写这封信,为要分担你们的哀伤,也盼你们和我们一起祈祷彼此相爱。在这痛苦时刻,安是会希望我们大家的心都充满同情、宽容和爱的。我们知道,在这时会比我们更感悲痛的,只有你们一家。请你们理解,我们愿和你们共同承受这悲伤。
这样,我们就能一起从中得到安慰和支持。安也会希望是这样的。
诚挚的安·柯莱瑞博士的兄弟们
弗兰克、迈克、保罗·克莱瑞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四日”
还有一个奥巴马的关于矿难的动情演讲,中文、英文。奥巴马在追悼致辞中的第一件事就是把29位遇难矿工的名字都念了一遍,我读到可能记不住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可是他们的每一个名字从奥巴马那里出来,一定深深打在了家属的心上,也敲在煤炭运营商、政府监管者的头上,因为每一个矿工,都是一个有名字的鲜活的生命。而“美国矿难家属可能得到的补偿:3百万美金一次性赔偿+5倍的年薪(约35万)+家属子女的医保费用+所有子女的四年大学学费。且接受此赔偿方案不影响家属提出额外的法律诉讼。煤炭公司表示,希望遇难者家属此生能不再为金钱烦恼。”这有点像环境领域的“超级基金”,就是违法成本太高,以至于守法成为自觉选择。
NHK的激流中国追随SB会采访了韩寒等80后,做得非常不错,NHK的这个系列也许会让人想,到底谁最了解中国。主持人问韩寒对博客影响力的看法,虽然他已经有了“贡献敏感词”的回复。但是这次他用了一个很有意思比喻,大意是说他的博客就像公共厕所,大家憋坏了,所以要到公共厕所里解放一下,可能觉得很爽,但是这不影响他们日常的生活。机智,不乏幽默。也让人想起囧王同学的经典比喻,“人生就像黑夜里在雪地里撒泡尿,你相信一定有所不同,却无从言说”,还有姐夫同学的类似说法,“人生就像在跑步机上跑步,你累个半死,在别人眼里还是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