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29, 2008

Tallberg论坛一瞥

再回Tallberg,花相似湖不同,思想盛宴的点滴。

一个目标

350ppm。350被Tallberg设为通向哥本哈根的目标,自然是非常aggressive的目标,因为工业革命前的温室气体浓度是280ppm,而今天已经到了385ppm。EU曾提出过2度的目标,IPCC计算相当于温室气体445到490ppm的水平。刚看到一个科学家报道北极冰川今夏可能完全融化的例子,表明地球很多系统的boundary因为气候变化已经到了一个tipping point,350是一个可能悬崖勒马的目标,但是也非常aggressive,人类需要警醒,一个no return point的边界,一个要跳着摘得桃子,为哥本哈根准备。

system boundary

Common Sense

越是日常的概念,越难解释。好像是谁说的“教育就是忘掉过去一切刻意学习过的东西后剩下的”,我觉得common sense也有这个感觉。来来说,common sense跟文化有关系,而且在变,以前是common sense的东西,现在可能不是。BJ的将人性的美全部变成Commen Sense的梦想,就像一个美好社会的路线图。不过也是,自然、科学和艺术就是要把原来不是CS的东西变成CS,不过也很危险,就是如果CS了,就意味着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理所当然;所以KAO说,Respect the rule,but change the melody! 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把气候变化,要把350ppm变成CS。

一个奖

安南做了一个很平和但是很激动的演讲,Bo请瑞典国王给安南颁了一个卓越领袖奖。Bo和安南很早认识,1996年安南第一次参加Tallberg的讨论,那时候Tallberg还只是个小范围的研讨会,而以“How on earth can we live together?”为主题,还是过了千禧年的事,也许是突然的灵感,Bo为这样一个梦想和创意而激动,跟几个搞企业的哥们说,我们把论坛搞大吧,于是才有了今天的Tallberg,而安南说,他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全球问题为伍,看着Tallberg的成长壮大独树一帜。Bo谢完了所有的人,全场掌声雷动,当然为他的leadership,也为他的“cool”鼓掌,那一刻我觉得他比国王还有成就感。最后结束时,Bo和安南一个大提琴,一个手鼓,配合就像兄弟。我觉得,这个奖,也是颁给Bo的。

无处不在悄无声息的会

Tallberg的会开得很平静,除了最后的狂欢。没有标语,没有欢迎领导的场面,没有一连串领导的致辞,没有先后顺序,3天N个Section,N个redesigned workshop,N个host conversation。可以看见来自70多个国家的“客人”来来往往,穿行于天高云底湖远林近的乡村各个宾馆与帐篷之间。自然和艺术的盛宴,对话、交流、碰撞,脱掉头衔的皮,摘下职务的冒,大概就是神仙会的样子。当然,你也可能碰到对不上牛嘴又不方便离开,最后只能知道厄瓜多尔的社区也受到了气候变化影响。不过也常有惊喜,碰到一些有趣的有想法的人,于是这一切就是为你们而设的了。悄无声息毕竟不是风平浪静。

N个故事

很多人很喜欢来这里,是因为,这里不需要记数字,比方说匈牙利的可再生能源占全部能源的比重多少,而是可以讲故事,公共的演讲讲故事也需要技巧。比方说瑞典环境部长的两个故事,怎样做好一个政治家:第一,他说他跟他妈妈去田里刨一个什么东西,就是两边茎叶很高一眼看不到头夹在当中还分不开的那种地里,他妈说“只要做事,不要抬头”,因为抬头他会害怕;第二,他喜欢游泳,他妈妈的提醒是,永远不要试图到高过你身高的水里去游泳,水很深,不要瞎趟。Bill Mckibben是美国环保主义者和作家,戈尔的电影中就有引用他的一段。当然也有平凡的故事,比方说Ela Bhatt也许可以说是又一个特蕾莎。

回到地上

北欧是很容易被童话的国家,峡与湾的牵手,风与雪的追逐,云与湖的相恋,都太容易给人一种错觉,就是这里离天堂最近。但是,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幻觉。他们只是比我们少了一些悲伤的理由,比方说天赐良土、资源相对来说丰富,国土的60%都是森林;比方说制度相对完善合理,比方说教育、税收、医疗等等。可是也是在这里,LY和PJ都在火车站书包被偷,电脑等悉数顺走。我们既要对抗雪灾的暴虐,也要收拾地震的废墟,还要习惯洪水的狂流,而在生存、生命和生活面前,我们远还没有这样所谓的“气质”,对人类终极问题的追问,还是要回到地上的“挣扎”,而懂得珍爱生命和享受生活该是一个民族从灾难中成长的“坚强”。

夜与昼的拥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