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29, 2008

环境管理和信息公开

把最近写的两篇英文的东西拿出来晾一晾,要说事件本身,都是老黄历了,但是事情本身的意义,还是值得好好开发一下,我们可能还难以预料它们可能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时下中国热里,对中国“热情有余、了解不足”的外国友人们,进行一下“国情教育”和“舆论宣传”还是有必要的。当然,不要像央视的《我们》一句“我们是中国”就是以为很中国了,还是希望有很多个“中国”来建立每个人自己的“中国”。尤其是WRI的正式工作人员中,其实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都没有,我要承认不少外国人可能比部分中国人更了解中国,但是对于想做中国研究的WRI,这多少是一种缺憾,希望中国办公室以后能填补一下。

文章里自然会涉及一些人,不求最有名,但求“有想法”,不求最大牌,但求“很直率”。也许会有人问,还有那么多人很有想法也很直率,你为什么不去“采访”,原因很简单,我没有太多的时间。而且,我也不准备什么专门采访,这些想法和人物,多是平时阅读、讲座和聊天的东西,当然在采用的时候征得了他们的同意,所以还是要感谢江教授、张世秋老师、贾峰老师、喻捷和常天乐等等同学。也感谢HF同学的专业建议。自然,我家S是我的毫不留情的评论家和毫无原则的吹捧家。

有朋友看了这些,以为我的英语进步很快,这多少是一个误解,这都是经过我的同事LisaMatt润色,才读起来顺畅一些,而在与他们的交流的反复中,这才是最大的进步,所以也心存感谢。有时他们也会有偏见,多沟通就会好一些。我也算是体会了,我们搞改革、发展经济、创新文化,都要“中国特色”,唯有学习英语“中国特色”不是什么好事情。当然,进步还是有的,就是尽力保持逻辑和把问题说清楚。这两篇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多了很多中文字,这大概是在WRI的主站里唯一能找到的中文吧,把系统管理员也折腾了一下,愣是把亚洲字体装上。

另外,我这边的实习也快结束了,如果可能,可能再写个一两篇,目前想的是挑挑自己感兴趣也有朋友推荐的热点能源问题,不过对于自己不了解的领域,还是要多做些功课,也许就不写了,或者以后想写再写点什么的。写东西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比方说如果一句话很能表达你的想法,很精确,再找不到更好的句子了,那就是修炼,这本身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在奥运压城的和谐中,我好想说:我的祖国啊,你的伟大不需要证明!而夜光中的鸟巢,还是很炫!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Submitted by Gang He on Mon, 2008-07-28 18:51.


china internet freedom of informationOn May 1, 2008, the Regulations on Government Disclosure of Information officially took effect, making China one of 70 countries worldwide that has enacted comprehensive freedom of information (FOI) legislation. The objective of the Chinese regulation specifically is "to ensure that citizens, legal person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can obtain government information by lawful means and increase government transparency."



China's New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gins to Bark, but Still Lacks in Bite



Submitted by Gang He on Thu, 2008-07-17 18:08.

china MEP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March 28, 2008, saw the launch of China's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P). As stated in its mission, this new cabinet-level ministry will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China'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MEP is tasked to develop and organiz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manage all related planning, policy and standards; and to coordinate across jurisdictions and levels of government to solve the country's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Monday, July 28, 2008

北京的空气质量到底怎么样?

北京的朋友帮忙看看,这一段北京的空气到底怎么样?

在新华网上看到头条加红新闻:

北京环保局:奥运期间空气质量不会影响运动员健康

奥运空气质量

昨天也看到一篇报道,针对有外媒以“几十米开外鸟巢就已经看不清楚”来判定“北京空气质量不佳”,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今天表示,“反映空气质量的本质特征,需要用监测数据来显示,而不能用肉眼感觉。”刚写了一篇表扬政府信息公开的文章,结果这好像公开了,就开始侮辱同志们的智商了,连常识也要欺骗一下,还要拿科学来忽悠人,要老百姓千万别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相信政府的数据。原话是这样的:

“天气看上去雾蒙蒙的,和气象条件有关,也和污染有关。比如说我们在一间浴室里,雾气很大,可能看不清对面的人,但那里没有空气污染。但是我们可以在现实当中看到空气当中的排放污染物比较高,也可以看到这样一种雾蒙蒙的效果。因此,判断空气质量是不是合格,不能依靠照片,也不能仅凭感觉,而是要相信科学依据监测数据。”

雾气当然会影响可视度,可是谁能告诉我到底是不是雾啊?即便是雾,我们别忘了伦敦,曾经的雾都就是一定程度的“污”都。自然界的雾和洗澡的雾概念完全不同,水汽的含量和生成方式根本不同,自然雾生成的条件是要有一定的颗粒物的吧,而洗澡雾直接是水汽的蒸发。

WRI的Deborah Seligsohn发文说“北京空气污染:不完全是汽车惹的祸”,因为单双号北京空气未见得好转。空气污染的原因也许是综合的,不光是汽车尾气,还有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等等。比方说除了汽车,还有大量的工厂、火电厂、锅炉等等来源。也不只是北京的问题,还有北京周边地区的污染迁移等等,这是一个区域问题,很难短期内解决。不过Deborah没有说自然条件如地形和风的影响。

如果没问题,当然好。可是如果我们有问题,为什么不坦率的讲,说我们的难处,表明我们的尽力,再真实的告诉运动员们,需要注意什么,给一个污染的分布,哪些地方污染严重,哪些时段污染集中,警示哪些地方需要注意,推荐什么时段最好不要外出,如此之类的。这个标题结论下得也太早了吧。唉,只能寄希望来一阵风刮干净。

Thursday, July 24, 2008

25年~

下午是Nancy Kiefer服务WRI 25周年的纪念酒会,NKWRI的后勤总管,官方Title是“Director of Facilities and Office Services”。

VPCFO Steve Barker介绍Nancy的时候,说25年了,可能比你们当中某些人的年龄还要大。我们中的实习生最小的才刚刚上大一,从这个数字来看,至少我老了,哈哈。WRI1982年成立,Nancy 1983年就加入了这个年轻的组织,也算得上是老元老了。Gus Speth创办的时候,那时的WRI还不到10个人,和他一起创办并担任VP和研究主任的Jessica Matthews现在是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主席,Gus本人也都快要从Y大退了。

而最初创办时的一拨人,几经变化,现在已经没有人留下,唯一一个留下来的,也在两年前去世了。NK跟我谈起了Gus带着他们一干人一起到芝加哥去筹款的经历,见证了金钱和智慧的结合,就是一个时代的传奇。Gus离开WRI,算是一个时代结束,而Jonathan Lash则是从1993年就接手WRI。有人说JL呆的时间太长了,也有说不够长,因为他在为下一届总统做准备,如果民主党上台,将可能受到重用。不管怎么样,WRI已经有了他的风格和专业,在资源环境领域的影响有内生的动力。

Manish Bapna则回忆起其实早就认识Nancy了,那时候他来WRI面试申请工作,也是Nancy带他看WRI的绿色办公空间,给他印象深刻,很有趣的是,他当时好像是没有被WRI录用,而在WB呆了10年后,他又到了WRI,不过这一次是主管副总,这个世界总是很奇妙,你会经历很多,又回到某个地方,就像公民凯恩的那个雪橇板。而了当兵多年的Greg回忆起他选择WRI,也与Nancy的绿色介绍有关,他说“没有你,也许当时我不会下定这个决心”。

NacnyWRI的名片,可以想见,她带着一批又一批的人,从大堂到穿行通道,到每一个办公室,讲解这里的地板、凳子、灯、地毯、门、小黑板里的故事和精神,让他们了解WRI的绿色理念,WRI又是如何在“Talk and Walk”中实践自己的绿色理念的。我也是在听了她的动情讲解后,对这个空间感兴趣,并且忍不住想写点东西的一个。Nancy也是WRI的历史,她来WRI工作的时间,对于人来人往的WRI,她就像那个知道未名湖旁边有多少课柳树和多少张椅子的人一样,看管了湖上的云,湖心的塔,她熟悉不只是WRI的柳,还有WRI的人和他们的故事。

XinY大的FES基本也是一个Party School,不知道是不是Gus带过去的。而WRI或者也可以算是一个Party Institute,刚到WRI的时候,就体会过Tim Herzog结婚的Wedding Shower,一张签名的祝福卡片,精心准备的点心、水果,同事们的祝福与调侃,让这对夫妇大概永难忘怀。中间又有Zachary SuggWRI People and Ecosystems Group工作了两年,准备去ASUSoS读硕士,PEP同事们跟他话别的Party,又是一番感言,他倒是很老实,说“这两年去了不少地方”。

Nancy做的大概是最普通的事,他管着办公室的流转更替设施等,但是她用心,N年前,有一个工作人员说需要一个挂衣服的钩子,她去帮人弄好,第二天,每个办公室都发现多了一个钩子,这就是服务,那个当年要她挂钩子的人也在。WRI的流动性其实很大的,这两个月,没少收到介绍新人或者告别留言,包括Intern也有工作人员。WRI有这样的自信:他相信优秀的人还会进来;他也祝贺优秀的你找到了更好的地方。理想主义是这样一批人,“不是金钱就可以满足的”孩子们,不管WRI是他们的驿站,或者是归宿,都是他们的精神可以停靠的地方。

看着她兴奋的打开一件一件的礼物,看着她幸福的切开蛋糕,这25年的沧桑或者是她皱纹中的笑脸,有一件礼物是特意定制的水晶的地球仪,惊艳的闪光就像散发的感谢,感谢一个为一个组织服务25年的好人。此时的她像一个庆祝自己生日的小孩,不过她的感谢却让人动容:谢谢你们,是你们的存在,让我所作的一切有意义。生活总是有主角就有配角,Oretta Tarkhani是负责所有Eventdirector,此时她默默的收拾着孩子们庆祝后留下的杯盘,就像当年给人贴衣钩的Nancy,你也许想不到她也为WRI工作了24年

 

Tuesday, July 22, 2008

风险与不确定性:爱情与婚姻的寓言

贴一篇旧文。读了陈的几个故事和诡异解析,外加、姜、曹的点评,煞是精彩颇为有趣,读来很爽,爽后也要做点贡献,对于爱情与婚姻,我也添一段狗尾续貂的分析和一点切身体会的感想,前者来源于其仁的制度经济学,后者来源于我家S

“在风险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是奈特(Knight)于1921年提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关系问题。如果一个经济行为者所面临的随机性能用具体的数值概率来表述(这些概率可以像拿到彩票一样客观地确定,否则就反映了个人自己的主观观念),那么就可以说这种情况涉及风险。另一方面,要是该经济行为者对不同的时间不能(或没有)指定具体的概率值,就说这种情况涉及不确定性。”

以上是从经典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摘录的关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讨论和定义。风险是risk,不确定是uncertainty,简单来说就是风险可规避,不确定性不可预料。比方说,摸彩票是风险,因为有一个概率,赌博是不确定性,因为不知道输赢。爱情赌的是不确定性,婚姻减少的是风险。风险和不确定性有本质不同,但有时也很难区分,就像爱情和婚姻一样。

人类对于不确定性有着天然的好奇和本能的回避,徘徊在两者之间,陷入“围城”,这是自诩“会思想的芦苇”的人类快乐的源泉也是痛苦的渊薮。康德说,男人像渴望冒险一样渴望爱情,男人也像逃避风险一样寻找婚姻。人类对于不确定性的回应和对风险的逃避创造了丰富的激励体系和复杂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规范。翡翠石的刺激赌的是不确定性,十色鸡的乏味失去的还是不确定性。

生物的进化多处于对于风险的回避,比方说有性繁殖和拟态,然而物种的变异却多出于不确定性的降临。偶然中的必然和必然中的偶然,才成就了人注定要寻求确定的保障,又要受不确定的折磨。所以,聪明的女人,懂得做丈夫的妻子、情人、知己和妈妈,就让丈夫体会到确定的温暖,又体会到不确定的新奇,这就是说好女人是一所大学,男人永不毕业。反之亦然。

因为不确定,所以我们可能一见钟情,也可能见光就死,就像翡翠石的一赌,谁知道切开后的那一刻不是欣喜若狂,或者欲哭无泪;而逃避不确定性的办法,古来父母指腹为婚,根本就忽略爱情;琴瑟合鸣,对于不确定性的享受大大增加;而门当户对,结合而为家庭对于风险的适应大大增加;而试婚同居,则是减少风险的变通。因性而爱的王佳芝没有逃开风险,却中了不确定性的魔咒。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对于不确定性的偏好会变化,比方说年轻的时候,对不确定性的渴求就很大,因此少年放荡不羁的例子很多。而随着年龄增大,阅历增多,对于风险的规避偏好明显增加,因此浪子回头金不换,娶妻生子过家家的王子公主故事也不少。不确定性的魅力还在于,你不去经历,永远都不知道不确定性在哪里;其实你发现,即使你经历了,还是未必知道不确定性在哪里?但是那又有什么,天空没有留下我的翅膀,可是我已经飞过了,一“飞”字惊起多少鸡飞蛋打。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论谈到归宿感、实现感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在我看来,爱情最让人有实现感,你想60亿芸芸众生的两个弱小分子,受万有引力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过尽千帆为何独钟情于你,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而婚姻又是最让人有归宿感,你想,万家灯火有一盏为你而亮,携手相看,最浪漫的事不是看你变老,而是和你一起变老。实现感乃是人类与不确定性的搏斗,而归宿感大约是与风险的共处。

婚姻也许可以用经济学、社会学甚至数学加以解释,但爱情却是没有变量,或者变量太多,或者有自己也不知道的变量,所以有很多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模型的天敌,但也是混沌的肇始。爱情之美在于不确定,婚姻之“美”却在于确定。其实想想宇宙大爆炸,地球和人类都是开始于不确定,终结于确定,就像男人女人的一生,开始与爱情,终老于婚姻。在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坐标里,哪里是你的爱情和婚姻?

说到这里,想起晚上和我们家S聊天的时候,S说起了一段和她妈妈的对话。她妈妈很担心地问S,如果你那个S申请不成功怎么办?如果他回来找不到工作怎么办?S说:那就我养他。我很感动!一个男人自然不会让自己心爱的女人来养自己,但是如果有一个女人愿意养你,即使你穷困潦倒仍然愿意和你在一起,这便是幸福!我知道人有时都难免在不确定和风险的天平上滑动,而我却在这里找到了幸福的砝码。

祝福天下相爱的人吧。

 

Friday, July 11, 2008

说说EarthTrends

工作之余写点东西,摩擦一下英文,也留几个脚印。这个EarthTrends一方面是WRI的数据库,一方面是WRI公众教育的平台。作为前者,是WRI《世界资源报告》的基础数据的提供者,作为后者,奉行开放和免费的理念,通过详细分类,检索易查,图形图表,专题关注等方式,把海洋、水、气候、人口、生态系统、经济、能源、农业、森林、治理等方面的信息整合,希望提供给普通公众一个了解最新资源、环境信息的平台。数据来源主要是UNDP, UNEP, FAO, WB, OECD等国际组织,而《世界资源》报告系列就是WRI和WB, UNDP, UNEP联合发布的,所以数据的相对客观还是可以保障的。在CU的时候,Jeff Sachs喜欢用世界地图,比方说全球气候、贫困、疟疾分布图,不想或出自于此,或在此可以找到。在检索的时候,可以使用全球、区域或国家的地图,很快建立起分布图、趋势图等等,还是比较酷的。EarthTrends最近在和Google Earth合作,将把WRI积累的一些数据以及评价指标,在Google Earth的界面上展示出来,这样转动地球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世界现状和各国趋势,应该也是很炫的一件事情。借WRI在中国成立办公室的东风,EarthTrends也想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认同EarthTrends理念,对EarthTrends做的工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和Amy Cassra联系。她的生活的乐趣就是来源于分享,开放、免费,你用得越多,你觉得越有用,她越开心。再回到写的这些东西上,主要是练习英文,能介绍一点中国当然更好,不过我不能代表任何人,只能从我有限的了解,通过蹩脚的英文,希望给EarthTrends的读者对中国多一点认识和交流。尊重专题关注的风格,文章一般介于学术和新闻之间,一般也会增加一些简单的图表等,欢迎鸡蛋和板砖,更欢迎建设性的意见,比方说给我建议一下下一篇可以写什么之类的。先3K一下,嘿嘿


Gang He's blog  http://earthtrends.wri.org/updates/blog/17

Finding a Safe Level of Carbon Dioxide for the Global Atmosphere: Results of the Tallberg Forum


Submitted by Gang He on Wed, 2008-07-09 20:29.

tallberg forum 2008Most discussions around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the Kyoto Protocol, the Lieberman-Warner Bill introduced on the floor of the U.S. Senate last month, and the G8 discussions taking place this week—include targets for emissions of carbon dioxide (CO2) and other greenhouse gases (GHG). A more direct question was addressed at the Tallberg Forum in Sweden last week: regardless of emissions, how much CO2 can actually accumulate in the Earth's atmosphere without causing enormous and irreversible impacts on human societ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after China's Sichuan Earthquake

Submitted by Gang He on Tue, 2008-06-24 15:59.

Map of China earthquake epicenterThe earthquake that struck Sichuan Province on May 12, 2008 was China's most damaging earthquake since the 1976 Tangshan earthquake disaster. Sichuan, a province in western China, has been historically known as the "Land of Abundance" (Tian Fu Zhi Guo), as it is one of the maj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ases of China.

The most immediate concerns after such a disaster are human casualties, injury, and property destruction. However, earthquakes and other natural disasters wreak substantial environmental damage, with consequences for human health and economy as well as biodiversity and resource availability.

Tuesday, July 1, 2008

WRI的绿色空间

WRI的创始人Gus SpethUNDP的第二任署长,现在Yale FES的院长。成立之初大概是一个简单的想法,不做署长了,折腾点事情做做吧,1982年,虽然“可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成为共识,但是当时环境领域的智囊还不多,WRI相信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经济可以和谐共存,并执着于“人与自然”的系统研究,经过20多年的发展,WRI已经成为一个资源、环境和发展领域知名的全球智囊,尤其是当年《世界资源报告》牛气一时,不过随着这样的智囊增多,近年影响力貌似被冲淡了。

关于WRI的研究,先按住不表,先介绍一下WRI的绿色办公空间。1999年搬到新的地方,也就是现在所在离DC火车站只有1分钟步行路程的10 G street,办公室的选址,也考虑了接近公共交通,既方便员工通勤,也能减少排放。还在UCB的时候,Fritz就跟我吹风说WRI的办公环境非常好,他也在WRI实习过一段时间,当时很是憧憬,作为一个环境领域的智囊,在提供高质量的“人与环境”的研究的同时,WRI也在办公空间的设计、管理和过程中实践绿色的理念。

办公室的设计: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私密性,但又不希望自己在一个玻璃鱼缸里。因此设计师很好的规划了办公室的总体布局和开敞空间。所有的办公格都是同样大小,不管职位高低,所以给扁平化的管理注入了空间基础。通道有主通道和辅通道,办公室的门朝辅通道开。同一部门的空间尽量串联,鼓励大家直接drop by,既方便了联系,又减少了交通。办公室门口的表示名字的门牌也是用黑板镶木框粘挂,用粉笔就可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这样有办公室变动,只擦掉把自己的名字换上去就行,还可设计一点个性的书写和装饰。

材料:总的原则是自然可循坏、低能耗、无毒材料。比方说门,你大概想不到这里的门是用麦秆做的,经过高强压缩和抗甲醛处理,加上框架,就成了这个轻便灵活环保的门。农田的麦秆如果焚烧处理,废气烟尘等自然污染环境。隔墙的材料主要是石膏,贴以百分之百克回收的低VOC的纸材。涂料也用的是无挥发剂的材料。地毯用的是著名的Interface公司生产的地毯,由大约30厘米见方的小地毯拼接而成,这样可以随时更换需要换的部分,而不必撤换整个地毯。地板是用竹子的材料,因为竹子长得快。而大堂和咖啡厅的座椅,都是用旧安全带绑系而成。

能效:首先当然是在设计的时候尽可能的用自然光源,大玻璃窗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自然光源,而且外围一圈是开敞空间,布置了咖啡厅、会议室,平时基本上不开灯。而办公室的灯都是智能设计,增加了感应器,感应器是只要办公室没有人和人的活动,灯就会自动关闭。还设计了控制软件,你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外部光源的特点和自己的需要调节亮度。在平时的工作中,远程大量采用的视频会议也大大减少了旅程的能耗。就算是在选择材料和办公用品、家具的时候,除了考虑产品的绿色,也评估了商家的远近,是否在搬运环节产生了更高的能耗,等等。

其他:在纸张使用上,首先用纸都是可循环回收利用打印纸,建议用pdf阅读,如果需要打印,则是建议双面打印,对于废旧的用纸,就在打印机下设置了专门的回收台。自觉回收当然是要提倡每个工作人员需要养成的习惯,比方说厨房有专门的回收区域,分有机、纸张、金属、玻璃和塑料袋几种,很细致。当然,也不是说就做得很完美了,比方说不用的电脑,开着的也还是有很多的。环保无极限,要挑剔还是有很多方面可以更好,当然,极端环保主义者也容易牺牲了工作和生活的乐趣,享受工作和生活的同时又能环保,何乐而不为呢(突然想到why not可以用这个翻译)。

WRI把所有的这些都做成了小册子,一方面是用作宣传,另一面也是公开和积累了经验,供其他可能感兴趣和愿意做的朋友参照。以绿色作为职业的人,自然也要在工作和生存的方面以绿色的底色。老蔡讲地理的时候,地理是以“人地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以此观之,WRI是最重视人与自然的交互研究,在能源与气候、生态系统、治理和可持续商业的四大领域一以贯之WRI的理念:integrity, innovation, urgency, independence, respect。受WRI的影响,这栋楼的公司,也开始设计准备改造一个绿色屋顶,那么,又多了一个绿色空间,而在这里工作又将多一个吃中饭聊天的老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