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29, 2008

三藩是湾

突然想起一串或多或少游过、住过、走过、呆过的城市的个性:比方说北京是城,所以说北京城;上海是滩,所以说上海滩;纽约是港,所以说纽约港;华盛顿是府,所以称华府;那么三藩是湾,故有加州湾。飞机快到三藩的时候,会从南边绕一小圈,恰好可以把整个湾揽在眼里,雾锁加州湾,落脚旧金山,都可以想见雾锁金门大桥,而湾区大桥却在晨雾中显得更别致了。薄雾朦胧的早晨总是酝酿了阳光灿烂的日子。

基本上拖了三个箱子,转了两趟地铁,才从Millbrae上了迎面而来的Cal TrainCT沿着湾区南行,基本上都是小城镇,三五分钟一站,四十分钟就过Palo AltoCalifornia Ave。房东人很好,过来接我,住的地方就在过了铁道的Palo Alto老城,离火车小站才两条街。老城有点像华府的老区,也像Albany的街道。老城安静极了,绿化很好,顺着格子的街道排放的各式的房子,贫富新旧简繁都是阳光和蓝天剪影的贴画,据称Google的创办人之一也佩奇也住在Santa Rita街的某个角落。

翻检斯坦福被讲烂的关于一对老夫妻为了纪念他们的爱子,衣着褴褛找哈佛校长想以儿子的名义捐个楼被拒绝然后决心自己创办一所大学,这个以讹传讹的故事虽然被称为大学的精神,但是却不是真实的历史。Leland Stanford 确实是到东部各校游历过,甚至确实去拜访过哈佛校长,但是不是被拒,而是给建议到西部就成立一所大学,从此哈佛虽然少了一栋楼,但是世界却多了一所伟大的大学。

这是常见的吹风的代表,比方说,哈佛与耶鲁大学代表着美国传统的人文精神,那么,斯坦福大学则是二十一世纪科技精神的象征。其实,对我来说,还是斯坦福先生之初衷“加州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the children of California shall be our children)”更动人,一所大学,可以没有高贵的身世,却不可不有高贵的灵魂。所以斯坦福的商学院至少也谈“change lives, change organizations, change the world”,而不是钱来摇手。所以,这所学校“决不会因袭任何传统,无论任何人都无法挡住她的去路,她的路标全部是指向前方的。”

利兰丧子,斯坦福大学创办;福欧勾画,校园至今仍是经典;特曼租地,硅谷横空出世——太阳、惠普、思科、雅虎、谷歌~那些和这片“农场”连接的名字~斯坦福的创业史和发家史,多少带有一些传奇的色彩和时代的机遇,以及仁者的关怀和智者的锐利。我又去寻找了一下她的校训,翻译自德语的"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 意为让“自由之风吹拂”,英文"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 所以说,一切都不是偶然。

不知为什么,又想起要走的时候,老贾呼朋唤友大聚一回,大为感动,甚是酣畅,LP打油一首,算作湾区遥远的月亮~

北苑路,大屯口,福寿阁外月如钩。

朝闻道,夕会友,浅吟低唱一杯酒。

醉意涌,展眉头,畅言往昔好时候。

同心志,共奋斗,不论加州与九州。

夜已隆,意还留,唯有清风盈两袖。

 

5 comments:

  1. 原来令夫人还是才女啊。你离旧金山到底多远啊?

    ReplyDelete
  2. 钢哥概括得好,写得也感人。不过去了斯坦福,可不能把咱伯克利忘了阿!

    ReplyDelete
  3. 嗯,好好享受西部风情吧。

    ReplyDelete
  4. 让人向往的地方,不知道是地方好还是文章好,但打油诗肯定的好!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