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4, 2008

《世界环境》发布2008全球十大环境热点


 

热点一:中国环保机构入阁助推科学发展

SEPA’s Entering into Cabinet Promotes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 China

 

热点二:气候变化引发自然灾害频发

Climate Change Triggers Frequent Natural Disasters

 

热点三:08北京奥运兑现绿色承诺

Beijing Olympics “Cashes in” Green Compliance

 

热点四:可再生能源产业迅猛发展引领世界可持续发展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Industry Leads up the Worl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热点五:沃尔玛要绿化供应链

Wal-Mart is Going to Make its Supply Chain Green

 

热点六:金融危机或为可持续发展赢得时间

Financial Crisis May Gain Tim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热点七:亚欧首脑会议发表《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

ASEM (Asia-Europe Meeting) Releases “Beijing Declarat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热点八:地球亟待拯救全球政坛转绿

The Earth Needs Rescuing and the Global Politics Turns Green

 

热点九:美国大选鸣金,环保成为主题

American Presidential Election is over, Environment Appears as Focus

 

热点十:气候变化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召开,为哥本哈根铺路

COP 14 is Coming up soon, the Negotiation Deadlock Needs to be Broken

 

---------------------------------------------------

热点二:气候变化引发自然灾害频发
Climate change triggers frequent natural disasters


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缅甸热带风暴、美国中西部洪灾等大型灾害事件至今还留在人们痛苦的记忆中。这些自然灾害在频率和规模上都超出了当地以往的记录,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
1月中旬到2月上旬,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上海、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新疆等20多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受灾,给交通、电力、工农林业和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失。据民政局统计,全国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大范围受灾成灾,房屋大面积倒塌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
灾害的记录很快又被刷新, 5月2日,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在缅甸的海基岛附近登陆,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灾难,据缅甸国家电视台报道,截至5月16日,死亡人数近7.8万人,失踪人数近5.6万人。而从6月上旬开始,美国中西部密西西比河流域发生多年来罕见洪灾。据报道,截至6月19号,洪水已造成至少24人死亡,148人受伤,数万人流离失所,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亿美元,同时约200万公顷农田被毁,经济损失达200亿美元。
2008年内发生的其它典型自然灾害还有如4月和11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大火。根据救援网络(ReliefWeb)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统计,2008年,玻利维亚、塔吉克斯坦、叙利亚、巴拉圭等国均受到旱灾影响;苏丹、摩洛哥、也门、哥伦比亚、斯里兰卡、中美、越南、布隆迪、肯尼亚、阿尔及利亚、尼泊尔、巴拿马、智利、喀麦隆、乍得、巴基斯坦、尼加拉瓜、孟加拉国、菲律宾、巴西、坦桑尼亚等国则受到洪灾威胁;秘鲁还受到寒流侵袭。
从以上记录看,2008年自然灾害在强度和频度上都有增强增多的趋势,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留给人类对于气候变化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空间。

 

点评/王毅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近年来,各类飓风、洪水、风暴等大型自然灾害频频来袭,一些地区的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在上升,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08年,这类自然灾害更是集中体现出来。尽管这些事件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有证据显示,其中许多事件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相关性。在目前科技水平下,我们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立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预测预警机制,提高危机处理和防灾减灾能力。
另外一点需要重视的是,受气候变化或极端气候灾害最深的往往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更是影响明显,我们应该从过去发生的灾害及防灾减灾过程中充分吸取经验和教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和协调行动,保障国计民生的基本需求,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