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26, 2006

上海“能源与大都市发展”论坛

严东生,欧美同学会会长。一位老者和长者,大概经历了很多风雨,反而变得祥和和亲切。上海欧美同学大概也是一个很牛的组织,一看成员都是院士级的人物,而多有留学背景。两年搞一次论坛,比方说“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发展知识经济问题”、“大都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发展”和“上海面向国际化——塑造城市形象与城市精神”。都是比较有时代气息的题目,而且直接影响决策。比方说崇明岛建设生态岛就和2000年的论坛有关。


 


中午吃饭的时候,与我同桌的竟然是周凤起,他是能源所原所长。和他一起讨论了一下能源的一些情况。他认为环境是一个限制因素,我认为这没错,但首先是一个基础,即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


认识了乔治亚理工大学来上海做论文的关凯儿(Stephanie Kwan),他是香港过去的华侨二代,美丽的女孩很有气质,她很想做咨询,但是她说来中国的国际咨询公司大都做水,而她做气,所以比较郁闷。其实也不一定,我是觉得她这种背景很适合在中国发展,她说她喜欢中国的食品。


 


下午的Panel discussion


严陆光:他上来问了三个问题:一是怎样把煤用好?二是如何保证石油的供应?三是怎样做好能源结构调整?把生物质能当成一个产业来做。能源植物、制氢。


翁史烈:第一个意见是要总的概念,燃气三个基地:上海、哈尔滨、四川。二是可再生能源,建设崇明岛为生态岛。第三个意见,世博会将有7000万人参观,必须要有集中的能源系统,如何组织好?


尾岛俊雄:东京的经验,东京的温度升高了3度,空调负荷增加1倍。大城市高层建筑一系列问题,还有地震的问题,建立自立型的供能系统。能源供应的稳定。


 


江总结:一是要系统的考虑,规划的协调;二是除了政策的考虑,还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气候交易所,用市场来鼓励节约。


复旦公共健康学院的一个教授:强烈建议把公众健康作为能源决策的一个重要部分,能源效益和健康效益。能源-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浓度-公共健康。上海2000年,相当于当年GDP1.8%


Strong:污染主要来自能源消费,也是能源的消耗main riskcost


老师:全体市民和公民,心中有数,理性生活。例子,1992,上海市政协讨论上海交通,砍掉小汽车工业,上海的交通模式应以大容量公交为主、自行车为辅。美国45%。中国不光是却石油、而且缺水。


清华大学的教授:热岛问题北京、上海都有,而且相当严重;可吸入颗粒物也很严重。能否用黄浦江和苏州河来减缓热岛,影响环境,鱼类死亡。上海用海风降温,而不是用黄浦江,海风走廊。长江口是中国重要的渔产区。热污染。


尾岛俊雄:曾做过简单预测,江边1千米以内空调热排到江里,可能会上升3度左右,一般5°左右是没有太大影响?研究来源?日本火电靠海建设,3°以内对渔业影响不大,5°以内还是比较安全的。


提问:技术的问题?研发,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建筑节能的技术。CDM加强高技术的研发。加强政策方面的引导。德国、日本可再生能源使用优惠政策,政府带头使用可再生能源。


复旦:小轿车不作为主导产业?亡羊补牢。严院士新能源的开发要经过半个世界?自力更生或国际合作?人均生态占有,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动态降低。


严陆光:任何能源技术能否发展起来,能否起到作用,必须达到相当的规模。


翁史烈:对生态环境,生态技术?生态保护修复?什么是生态需界定清楚。分布式功能系统。


StrongCDM帮助实现低成本减排。创造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新工业化,中国很重要,而上海又是中国最重要的地方。


杨明:IEAOECD。能源安全。中国能效提高。


 


采访Strong先生:


建立中国气候交易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国是第二大排放国;中国需要,而且可以从中获益;global exchange networkCCX已经准备帮助中国建立自己的交易所。


交大:对上海,是能源作为瓶颈,还是温室效应引起的海平面上升?能源技术与能源管理?


徐旭常:太阳能热水器推广,用不用在取暖?上海有没有做开发推广的计划?


黄震:提高能效节能?中国的节能胡萝卜加大棒,两手都要硬。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节能?


观众:宏观上产业发展的战略是否需要做调整?具体建议,发展公共交通,做地铁上班,上海市领导带头坐公交车上班?公车2000亿。


孙天晴:节能CO2的减排量交易。


观众:海水温差发电?除了微观节能外的宏观节能措施?


 


晚上与lixia一起聚了聚,可惜老罗回川了,要不就更热闹了。哈哈,在汇港新城,从华亭到徐家汇就一站地铁,而汇港就在地铁出口。地铁很方便的自动售票,出口n多,徐家汇就有12个出口,不过出口和商业是相连的,因此很方便。汇港新城就相当于大的shopping mall了。聊聊学术、生活、上海……我们对一个城市的怀念和“柔软”,是因为那里的朋友把。哈哈,终于看到了幸福的一对儿,祝福中!


 

2 comments:

  1. hegang,以后会时常光顾你的space的,了解国内动态:)

    ReplyDelete
  2. 崇明岛不知道是成功还是不成功,只知道是个showcase,不知道那里的节能建筑到底会是怎样的好,目前英国的zedfactory想在中国建“零耗能”建筑,就像在betington建的那个一样,真想去看看真正的零耗能建筑是啥样啊~~~
     
    煤呀~~~什么时候才能有真正清洁的煤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