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告诉我CDT上有一个南京大屠杀的记录片,在Youtube上已经超过100万的访问量,而且是外国人拍的,这让我很惊奇,而据说拍这部片子所花十万美元全部是制片人乔瑟夫自己的积蓄,这不禁让我感动起来。而该片的助手和编辑吴海燕也是J-school的毕业生。
历史的真实和人性的残酷摆在我们面前,震惊和反省应以唤起我们对于这一段历史沉痛的回忆。“南京大屠杀的原始影像资料基本保存在美日两国,但它们像是被遗忘了一样”。南京大屠杀在西方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失声”。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所以这里学到的,还有媒体的良知和责任感。
在日本讨论课上,靖国神社的讨论异常热烈,中国VS的问题一个一个的砸过去,“靖国神社供有14个甲级战犯,可有20万慰安妇的牌位?”不过如果要深层次的讨论,还需发掘神道教的历史,靖国神社的渊源,以及这背后的政治、经济势力的消长和国民的心态等等。这似乎是一个解不开的节,但中日关系终归还是要开苦涩的花。
而两国的媒体隔阂如此之深,对于北京、上海一个小规模的反日游行,中国为防事态扩大,没有太多报道,而在日本就变成全国性的反日运动了。而中国媒体大篇宣言日本老兵谢罪的时候,日本民众根本不知道本多立太郎何许人。如果不弥补这样的隔阂,谈何相互理解和信任,媒体什么算公正?
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不应该忘记,即使是在歌舞升平,万生“和谐”的大国崛起之时,我们都不应该忘记这样的历史:《南京梦魇》。
想起《大国崛起》中的一句话,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双膝跪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评论解说“一个人跪下去,一个民族站起来”。
而对于民族的灾难,我似乎又想起了一个小姑娘说的话:“学习,并且铭记!原谅,但不遗忘!”借以此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
当媒体控制在政府手里的时候,你能有什么办法?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