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19, 2008

说说美国不环保的地方

Tianle在留言里Argue了美国的环保之状况,老罗也从规划的视角强调了系统的重要性。我在上一次的博客中也提到过美国“基本上是一个高耗能的经济和生活方式”,现在再补充一下我在这里所看到的不环保的地方。我的问题是,美国也有相对高耗能的经济模式,生活中也有很多不环保的地方,为什么美国的环境却不错呢?欢迎讨论。


自大的美国人,借用一个时髦的对美国人的批评,我绝不是要批评善良的美国人民,而是说说大部分美国人“大”的生活方式。大房子、大汽车、大冰箱、大炉灶……轮子上的国家和人民决定了这样“大”的生活方式,大有时候是好的,比方说大容量平均起来就耗能小,但是这个大意味着高耗能、低效浪费等等,比方说大房子空的同耗冷热。大的生活方式,也造就了Cosco这样大的仓储型超市,GMC这样大排量的SUV……


在伯克利听到的一个经典故事是某某教授上课大谈环保和我们要为环保做如何如何,下课却开着大排量的SUV就走,这每踩一脚都是排放啊。要问为什么,因为这是他的生活方式,住得很远,甚至在山上,公共交通差强人意的地方,没有车便没法生活。因为离不开车,又贪恋大,美国人平均能耗要大得多,有说法是美国人的平均能耗是中国的10倍,不知是怎么算出来了,不过大意是要大很多。


生活中的浪费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比方说普通的公共洗手间都是有保证供应手纸的,通常看到的都是无论大小事后洗完手,都是摇拉一长串,然后咔咔嚓嚓扔到废纸篓里,哥大校园里的洗手间经常看到这些废纸篓是满的。再说曼哈顿岛上的绚烂灯火,有多少办公室人去楼空灯火依旧。等等。


房租一般包括热水电、暖气等,租户虽然说不上浪费,但也谈不上节约。再以洗衣服为例,我在伯克利的时候,我的舍友Yi告诉我,没有阳台,衣服不能挂在外面,因为会被指污染视线,很可能被告。因此,只好用房东的洗衣机洗,而且必须要烘干,分别是6个quarter。在纽约,房东自己在高楼的天井自家两个窗户间牵了一个晾衣绳,还有两个滑轮可以把衣服晾出去,你要看了肯定会觉得很有才,不过大概也是无奈之举。


尽管如此,美国的环境还是相对较好的。我想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欢迎讨论。


第一,土地和资源相对丰富而人口相对较少。得天独厚,天赐良土。美国国土面积930万平方公里,比中国少30万平方公里,而且是很富足的一块土地。美国人口2006年12月16日号称突破3亿,约是我们的1/5,但消耗着全世界物资的34%。有一个叫莱斯特•布朗的美国人,最惯用如果中国都按照美国人消费,就需要几个地球之类,我虽然很不喜欢,但是也有一些说服力。


第二,美国有高耗能的行业,但是经济模式仍以创新型的经济为主。我没有时间去细细分析美国的经济结构,不过从直观的观察来看,美国处在全球经济金字塔的经济部门,比方说金融,比方说IT,金融街堆积了全球几分之几的财富,难怪JJ要跑到South Ferry看着女神MM说这是世界的中心。另外想MS和Google这样的NB公司,还有全球多少强的品牌等等。


第三,相对较高的环境标准和严格执行的法律法规。美国是高度法治化的国家,严格的法律环境避免了灾难性的环境破坏。企业是环境保护的最重要的主题,或者说也是最大的破坏者,你想一家一户的小打小闹虽然聚沙成塔,但也不至于毁灭性的,前一段看到从卫星图看中国的水污染,一个工厂污染一条河的影像触目惊心。美国以《超级基金法》、《清洁空气法》等为代表的法律执行,溯及既往,盖封现在,还是很有力度的。


其他比方说公民社会发育NGO的监督、教育啊什么的,政府的政策啊,市场的机制啊,都可以说说,以上三点感觉更重要些,第一点是人家生的,除了反省我们的人口政策外,没什么好说的,二、三点和其他的我们还是要好好学学。

 

4 comments:

  1. 不完全了解,似乎欧洲的环保做的一向比美国好,呵呵

    ReplyDelete
  2. 谢谢反馈。我也注意到你上一篇文章里也提到了美国的高消耗。但是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我后来在牛博上也看到了),单看这篇文章,很可能会觉得美国老百姓真的很环保,这一点我是非常不同意的。所以才留了言。
     
    “美国也有相对高耗能的经济模式,生活中也有很多不环保的地方,为什么美国的环境却不错呢?”这个问题非常非常好。你总结的那三点可能确实是最重要的三点,特别是第一点。
     
    但是有一点你似乎忽略了:美国人所享受的生活和环境,是以消耗其他地方的资源为基础的。自然资源是别的国家的,工业生产基地在国外,造成的环境污染由外国人承担,但是制造出来的产品他们来享用。如果有“环境链”这种说法的话,美国无疑是在环境链的最高端,中国应该还不在最末端,但也差不远了。如果美国人口和中国一样多,但是还是能维持目前的模式,它在国土内也不会面临太大的环境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国家的环境问题,很可能是全球化的结果,需要别的国家来承担责任。
     
    这是多年来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这一趋势短期内也很难改变(不知道如果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会不会对它的发展模式造成什么影响)。我所感兴趣的是,NGO和市民如何在这个大的不合理的框架下做工作,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环境公平。
     
    美国不是没有污染。来了以后才听说了几个很恐怖的污染案例,也都是过去10年20年的事情。法律和NGO在里面起到了很多积极的作用,这一点是中国还比不上的。
     
    美国能耗是中国的10倍,我觉得很可能是对的。想想中国农村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会使用多少资源就知道了。如果做ecological footprint的游戏,一上来也是问你生活在什么国家。另外,我也觉得欧洲人的环境意识要比美国人强。
     
    其实我真正关心的是:何同学,我们什么时候能打牌啊!!!!!

    ReplyDelete
  3. 我认为美国的立法和监管机构相比中国甚至欧洲效率和能力都不差。信息透明度更能让公众直接参与到一些热点问题的讨论中,群众的力量最大嘛。特别是现在互联网等通讯方式如此发达,使得信息发布共享在几秒之间就能完成。举个例子,前两天看一些blog(比如这里),提建议反对加州的新法案。这个法案规定今后新建的所有房屋设施(包括民用)的电力控制系统里必须装入一个远程可控的开关,而州的能源部门可以在“emergency”情况下合法切断所有设施的电源。很多blog都给出了能源部门的链接,煽动大家去反对。且不论法案是否合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体现了美国个人的Liberalism和信息的transparency对政府决定的影响。这点在国内是不一样的,不论是从政治还是文化角度,我们都更适应政府说了算,一言堂。尽管没有哪种文化和制度是完美的,我的观点是,美国的free market思想至少不会出现由于决策者的无知而导致的致命错误。说说纽约。我这两天看一本书,有一章讲了纽约Manhattan为什么会集中这么多的人。从收入角度来说,纽约人比平均美国人多赚的15%,而消费上纽约的1美元只能当作别处的61.2 cents。换句话说一般的纽约人的购买力只是其它美国人的3/4。书中也提到了,事实上纽约人是全美国最节约能源的地方!住小屋子,没有汽车等等都是现代城市的特点。我想拿中国的农村比较美国的农村实在意义不大,因为我们中国目前就是两极及其分化。我觉得不如拿北京特定的区和纽约特定的区来比一下更有意义。我不知道会有什么结论,但是我的猜测是,如果我们中国有一样的信用制度,中国人也会如美国人一样的消耗能源,而对环境的破坏上恐怕要更甚。目前国内群众的节能和环保在我看不是rational的,政府的监管我不知道,但是恐怕在当前环境下很多时候只有到了太湖一样的时候才能被了解和关注。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昨天去参加了一个麻省报个人所得税的课,今年新增了一个规定,super energy saver可以享受更多的免税收入。我觉得节能这个东西确实需要政府参与,因为消费者在rational的指引下只会关注眼下;而政府能做的不应该是强制,而是制造更多的刺激机制incentive,仅仅education是不够的。环保的话也是类似,这里民众已经有incentive了,更多时候问题是他们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到底有没有保证;政府应该做的就是透明,前两天Hillary在采访中也谈到,目前的科技水平已经足够支持更公开,甚至完全公开的政府机构了。我前一阵刚好看过EPA.gov的网站,居然有中文版;对比来看,等了5分钟也不能完全打开中国国家环保总局的网页:)后来干脆放弃了。

    ReplyDelete
  4. 去书店找GLENN BECK那本INCONVENIENT BOOK来看,你就知道美国众多的红脖子们是怎么看待全球变暖问题的了。在我们德州很多人就是开PICKUP TRUCK,根本不在乎,连我们环境系的老师都这样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