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峰会落幕,哥本哈根就在眼前,气候变化好像就变成一个关键词,环保或者政治都像要念着气候变化的“紧箍咒”,去抢占“道德”或者“低碳”的高地。而我也承认哥本哈根也像是一道坎,不越过这道坎,人类面对危机的信心要受很大打击。作为搞气候变化的分子,当然希望紧箍咒念叨得更快一些,也希望这个坎给迈过去。不过呢,有时也会想,假如没有气候变化,世界又会怎样?
比方说,
没有气候变化的世界
贫困:千年发展目标
疾病(HIV/AIDS):?
战争:?
没有气候变化的中国
贫困:三农、发展经济
民生问题:住房、教育、医疗等等
社会不公、不稳定:河蟹
贪污腐败:政治改革、公民社会
污染:环境保护
还可以列很多……
这些问题,应该说都是困扰人类或者纠缠中国很久,那我们再来看,气候变化跟他们是个鸟关系。贫困,气候变化可能会加剧贫困,或者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地区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区域,没有什么可以评价的指标,很多贫困不是气候变化引起的,但是确实会有一个恶性循环的加剧作用。比方说绿和的报告的说明。疾病也是同此凉热。战争不排除因为气候变化引发大型灾难或者资源型的战争,目前还不能说。
而把气候变化与中国的问题靠,你会发现,还占不上队呢。这也是我为什么严重欣赏和同意CJL的问题,相对于其他因素(以下略去千字)造成的问题和痛苦,气候变化不能说鸟都不是,但真的算不上最大的挑战。不过能源危机、气候影响和国际压力,中国也必须有所姿态,更何况应对气候变化和应对能源与其他挑战并行不悖。同时似乎还酝酿了新一轮全球竞争的机遇。高举气候变化的伟大旗帜,向着低碳经济的道路快跑。
所以,
是要给气候变化足够的重视,但是也不要上升到“世界末日”灾难片的高度。应当视气候变化为一个各国合作的“可能”,大概没有一项环境挑战像气候变化这样需要全球协力合作共同应对。如果的如果,人类能在应对这样的挑战上走的更深远,其意义非同小可。气候变化要和其他系统一起来解决问题,这就是为什么C提出来政治改革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哥本哈根也就是一个会而已,会有谈判、表演、争论甚至掐架,也不怀疑至少会有一个文件告诉我们:这是我们的共识。而真正的行动岂是一个哥本哈根可以搞定的事情,也大概也是搞气候变化的分子不可不知的“令人不适的事实”。
老公你好腻害哦!
ReplyDelete我觉得除了认识,还需要行动,否则,对环境、气候问题的关注不过成了树立良好公众形象的道具
ReplyDelete原本就是一个利益的事情。。。民生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粮食,唉~只不过这个民是谁的民罢了~再者,随着发展,人的欲望也不断膨胀,所造成的各方面“污染”也是令人头疼的事情。换句话说,除了解决进的问题,还要解决好出的问题。万物莫过于一个循环~
ReplyDelete假如没有气候变化,世界是怎样?世界上很多所谓学者、专家和研究团队中、短期内就没有了经费来源,就要下岗,大家堆起来的科学和道德至高帝国崩塌时候就要砸死人。。。至少从挪威这旮旯来看,政府每年投向学校的巨额的钱全都是为着这个他们认为可能是未来小国跨上国际舞台表演的最好契机。。。。一捆一捆的石油克朗啊@@
ReplyDelete昨天系里orientation上老师教育大家guard against fad. climate change就是一个大大的fad啊,希望关注度不要衰落下去。
ReplyDelete建议你不要用暗语,什么clj,我们读者看不懂...对了,我们系一个美国小本也会去参加copenhagen summit, 代表一个NGO,到时候也许你们能碰上聊聊。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