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26, 2009

带一本《古文观止》去富国岛

看到老罗介绍“龙姑姑”的新书,循着找到一个录的博客,转录了龙先生《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部分篇章,忍不住就读了新书先读的这些故事。让我最触动的是《十万大山》,讲述了“见过你大爷”时一批被共军追剿的“匪军”颠沛流离穿越十万大山,最后逃到中越边境,缴械后却被法军押至富国岛集中营,三年后乃遣送台湾的故事。一个无辜学生挟带的《古文观止》如何伴随所有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并成为台湾“中州豫剧队”和豫衡中学的种子。


大学时跟随老蔡去广西做项目,多少见识过一点十万大山,想想原始森林对于环保人来说是“地球之肺”,而对于后有追兵前面是未知的一切的逃亡的士兵和他们的家人来说,这就是“人间地狱”了。学习地理的一个偏好自然是地图,更何况有了Google Earth/Map这样的工具,不禁查了一下富国岛的位置。网上多是富国岛的旅游攻略,绝少提这样一段历史,不过如果有机会去到那里,再翻翻十万大山的云和雾,想想这一群人,普通人,在一个“伟大”的年代,走过怎样的迷途,又经历了怎样的挣扎。


还有一个原因大概是《古文观止》也曾是大学时代我床头的睡前读物,虽然不及我床头对面的轩轩翻烂的宋词三百,但我记得是岳麓出的蓝皮本,编排的文章大都还耳熟能详,部分篇章也许还能串起一二,纵横捭阖、壮怀激烈或讽喻古今的古文字,陪伴了不少青春的梦。当然了,在龙的1949年的追寻里,这本书的命运和故事就完全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试想只有一本书的学校,但也正是这本贯穿上下五千年多少仁人志士、文人骚客的汇集,穿越了烽火与“屈辱”,直达文化与人性的根底。


很久以前,第一次看到龙先生的照片,竟然是个女士,才知道先生也可以是巾帼的。而《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大概也是早期的民主和公民意识的脚本。说来龙先生的文字是锵锵有力的,当然,安德烈、目送也还是一席平凡的温情。天下杂志有《大江大海》全部的专访和演讲,包括台湾场、香港场和采访的一些片段,或者也值得一看。


虽说龙先生说这本书不是冲60周年的大庆来的,但是,如果在这样的日子,除了阅兵,还有读书,有倾听、诉说、反思、宽容、理解和融合的话,也许是更平和与深刻的纪念。想起了一段话,大意是说20岁如果没有理想,是可悲的;如果50岁还在谈理想,同样是可悲的。说到这里,改编一下这句话,也许可以说如果大学时代没有参加过“游行”,是遗憾的;如果大学毕业还为“游行”沸腾,也是令人遗憾的。十年前,我刚好大学入学,也恰好是另一场阅兵。是为记。

4 comments:

  1. 多谢!我正在找这本书。但是博客上的部分篇章似乎已经被删掉,不知道是不是版权原因。但是天下杂志的转版依然很好。

    ReplyDelete
  2. 吾等已相约赴非哥家观第二个阅兵礼了,特此通告~~

    ReplyDelete
  3. Moming,试试这个网址,经济观察报授权转载,有删节但应该可以看:http://www.eeo.com.cn/eeo/jjgcb/2009/09/07/150314.shtmlK,Tory,我要回来!!!!!

    ReplyDelete
  4. 谢谢!喜欢龙先生的文章。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