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号周一早上想往常一样上班,先处理邮件,正在回复一份邮件的时候,突然看到Lee Schipper标题为“Sad news”的邮件,这是Lee给所有他课程的list发的消息。我想可能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邮件很短,但我却看了好几遍,“Prof. Stephen Schneider,
died of a heart attack this AM while landing in London. We'll miss him from our
community, but the world will miss him more。”一惊,赶紧用Google搜,已经有即时搜索框滚动Twitter的消息了,而连Wikipedia的Stephen Schneider条目,也已经作了生卒年日的更新。他是真的已经去了。
很快斯坦福的主页新闻就发布了施教授不幸逝世的消息。他是斯坦福生物系的教授,也是《气候科学》期刊的创办人和主编。对于斯坦福,毫无疑问损失了一位在全球气候领域极为重要的专家和教授。有一次Steve Schneider和Sally
Benson、Pamela Matson、Lynn
Orr、Jim Sweeny、Buzz Tompson一起作为斯坦福Energy Seminar的一节为全校和湾区的,这几个人都是斯坦福能源、环境领域的大拿了。而我那次对施教授的印象就是他对美国政策的激烈批判,而当时正值Waxman-Markey气候法案讨论的时候,这位皮带似乎有一点松垮不太修边幅的老师,其实是美国多位总统的气候顾问团当中的重要一员。只是,下次,斯坦福再给学生们把牛圈里的牛都赶上台的时候,“牛人,又少了一个”。
后来才知道1992年施教授就得了麦克阿瑟奖,这是一个号称美国“天才奖”的大奖,用于奖励各个领域的天才,华裔里庄小威、肖强等获奖,而能源领域更有John Holdren、Amory
Lovins等人。与诺贝尔奖不同,这个奖的特殊性是,“不是对你的肯定,而是对你的欣赏”。更为有趣的是,施教授得奖不是因为他在生物圈与气候上的研究(这个后来其实他也因为参与IPCC的工作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是我其实挺不喜欢2000多个参与的科学家都说自己拿了诺贝尔和平奖,大概是史上最稀释的诺贝尔奖),而是他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与公共政策、与媒体、与公众、对学生等等的积极宣传和教育的努力。
后来又听他做了一次讲座,他对“气候门”事件相当不满,因为媒体炒作的气候门,公众觉得科学的问题还只暴露出了冰山一角,而事实上是这些问题只是气候变化科学的小瑕疵,瑕不掩瑜。他因此而提到了媒体的责任和公众的科学教育,大概科学家里很少像他这样对媒体如此重视和关注,这大概也直接影响了他联合发起255位科学家关于“气候变化和科学完整性”的公开信。他也常常提到气候科学当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友人宋志远写的一篇关于“气候变化的概率问题”也提到了施教授的思想,“在很大概率上是的,当然也存在较小概率不会发生。如果不发生全球变暖最好不过,但是如果一旦发生了,而我们又不做准备,那结果就不堪设想了。”在气候问题上,杞人忧天还真不是错。
我和施教授的直接接触,还是因为哥本哈根的会议。去参加联合国的会议都是要经由联合国注册登记的组织才有资格参加的,我当时琢磨着怎么去参加会议,网上查到斯坦福也注册登记的组织,而Ticket在哪里呢?几经周转,终于找到了,原来施教授正在组织和收编一个庞大的斯坦福代表团去参加哥本哈根的会,而我也成为这个list中的一员。虽然我对list上学生们讨论的问题多有抱怨,多琐碎少真正的学术问题,对于施教授在哥本哈根的斯坦福研讨会有点个人推销会的嫌疑,但是我想这样一次大会,对于参加的每一个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就像蒙特利尔之于我。这这样的机会,大概也都是施教授给学生们争取和创造的成果。
而这个学生们中的“大小孩”,也在回到学校后,与他的夫人Terry Root在他的家里举办了“盛大”的Party,邀请哥本哈根斯坦福团队Happy hour。他自豪的跟我们介绍他的“豪宅”,倒不是豪华,而是位置很豪。就在斯坦福后山脚下,离学校走路就可以到,这一连排,据说只有很少的斯坦福教授能享受到这样的优遇。而另一个豪便是生态住宅,他们精心设计房子建造,比方说窗户可根据阳关调整,而冷暖的热量保用,等等。我更喜欢后院又一条直通后山的小门,而后山是跑步的绝好去处。他和Terry都是生物系的教授,学术也开过不少“夫妻店”,但是举手投足的默契,大概也是斯坦福的一段佳话。
英国《每日电讯报》有一篇关于施奈德教授的纪念文章,是对一位科学家的一生的很好的总结。网上读到一则Ben Santer为施奈德教授写的悼词,我想用来结尾再合适不过了:
We honor the memory of Steve Schneider
by continuing to fight for the things he fought for – by continuing to seek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causes and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We honor Steve
by recognizing that communication is a vital part of our job. We honor Steve by
taking the time to explain our research findings in plain English. By telling
others what we do, why we do it, and why they should care about it. We honor
Steve by raising our voices, and by speaking out when powerful “forces of
unreason” seek to misrepresent our
science. We honor Steve Schneider by caring about the strange and beautiful
planet on which we live, by protecting its climate, and by ensuring that our
policymakers do not fall asleep at the whee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