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在两万英尺高度,浮云下面蓝蓝的背景,那就是太平洋了。这时飞机以及经过了漫长的8个小时的飞行,天亮也有一阵了。从刚开始与刘显法先生聊天,“搞石油的人都很直”,这是他对会前聚会江老师“话太多”抱怨后的一句。看来他确实很直,不避问题,坦言局限,直捣某些关键所指。关于环境与发展的争论,关于基层政府的艰难执政,中国问题太多需发展解决。
与张海滨老师聊起中国话题,一是紧接老江的“20世纪北大为改变中国努力,21世纪北大要为世界做点贡献”。一是说,“19世纪英国教世界如何生产;20世纪美国教世纪如何赚钱;21世界中国应教世界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当然都是一些大话,但是我们不要怀疑这样的可能,正是“梦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而刘建国老师写的全球化下的中国环境也成了我们共同讨论的话题。学问深深浅浅,对于问题的分析和把握,在乎逻辑清晰论据有力,有新观点更好。
席间还聊起了周总、李瑞环各一段逸事。话说毛主席去苏联与斯大林谈说我们要一个“又好看又好吃”的东西,然后等斯大林问起,他就说“这个我要总理来跟你谈”。斯对周说,东北有很多苏联人,所以苏联要在东北建铁路在大连建军港。周说“您说的非常有道理,我跟朝鲜和蒙古也联系一下,他们在东北也有很多人”,斯大林只好左顾右盼而言他。又说李瑞环在香港经济不振时访问香港给港人打起,发表演讲最后说“希望香港同胞团结一致,共同创造香港更美好的明天”,完后有记者提问“你希望香港团结,言下之意是不是说香港不够团结”。很aggressive的问题,李笑谈“我祝愿你健康,是不是说你有病呢?”记者无语。这个木匠不简单。
机舱前方的显示屏已经开始实时滚屏更新飞行的速度和高度,看着数字的变化,图表的移动,感受到飞机的倾斜,调整方向为降落做最好的准备,碧海浮动云漂流,金色阳光映清晨。突然,云与雾被吹散的一段空隙,碧蓝色的海边出现一道白线,也在随风摆动,那就是太平洋西海岸罢,蓝色与绿色的相接,白色是亮色。有一个倾斜,就可以俯瞰旧金山的城市,可以看到San Francisco Bay,远远的横跨这一座大桥,我原以为那就是Golden Gate Bridge,后来才知道,那只是Bay Bridge。而传说中的金门大桥,就在伯克利的标志性建筑Sather Tower的对面,从塔脚向西望,不远的远方,雾里若隐若现的挺立着,那就是金门了。
昨晚和tingting讨论了一下过去要讲的东西,忙成了熊猫的她给了很多很好的建议,真是感动啊。思考是智慧的体操,不喜欢让自己的脑子闲着。机上长路,胡思乱想,倒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比方说本来要出现的阿尔戈尔为什么会因为一个劳资纠纷就不来了,这里有多少政治或其它的意味?还有就是我们通常强调城市化的资源、环境基础,而不同学者计算出来的承载规模却大异其趣,而从人的需求出发的标准也会因人的耐力幅度也相差十万八千里,规模难定。更不用说考虑就业承载力等社会因素了。…
出关的安检严得很,指纹、照相一个都不能少。出机场,Carter已经在那举牌等了,而齐晔教授也过来了,而那边坐着的正是牛文元院士,聊聊天,牛院士感觉一下子老了许多,我还参加了他主编的可持续发展丛书的编写,当然是从老蔡《地理学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掺和的。跟他聊聊地理的掌故,哈哈,竟然是中科院正式招收的第一届研究生,黄秉维的大弟子。而此间游历弗吉尼亚大学、耶鲁大学。倒是让我想起了托马斯.杰弗逊自己撰写的墓志铭:他是独立宣言的作者,弗吉尼亚州宗教信仰自由法案的作者,弗吉尼亚州立大学之父。其实我们的一生只能做那么一点事情。牛说,院士大概就是个荣誉称号吧。牛且如此,虎象何如?
伯克利照片新鲜上传,雨中的伯克利别样风情,欢迎观赏,呵呵。
Welcome to CA! I will call you later.
ReplyDeleteI just sent around the website of the forum to all people in the ENVS dept. here and hope someone else will be interested in attending the forum. I will try to induce someone else to go to Berkeley together with me. See you there!
ReplyDelete好啊,这次论坛是向公众开放的,应该说越多人越好,关注气候变化,保护我们的气候嘛。呵呵
ReplyDelete到了这边跟我联系,你以伯克利的塔为标志,向着塔走就没错,问路别人也都知道,论坛的会址Wheeler Hall就在塔的旁边,所以找到塔也就找到了。
论坛网址:http://chinausclimate.org
好厉害啊!
ReplyDelete看来何刚真的准备走上环保之路啦!!!
前途无限光明,充满意义的事业!
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