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1, 2008

WRI的绿色空间

WRI的创始人Gus SpethUNDP的第二任署长,现在Yale FES的院长。成立之初大概是一个简单的想法,不做署长了,折腾点事情做做吧,1982年,虽然“可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成为共识,但是当时环境领域的智囊还不多,WRI相信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经济可以和谐共存,并执着于“人与自然”的系统研究,经过20多年的发展,WRI已经成为一个资源、环境和发展领域知名的全球智囊,尤其是当年《世界资源报告》牛气一时,不过随着这样的智囊增多,近年影响力貌似被冲淡了。

关于WRI的研究,先按住不表,先介绍一下WRI的绿色办公空间。1999年搬到新的地方,也就是现在所在离DC火车站只有1分钟步行路程的10 G street,办公室的选址,也考虑了接近公共交通,既方便员工通勤,也能减少排放。还在UCB的时候,Fritz就跟我吹风说WRI的办公环境非常好,他也在WRI实习过一段时间,当时很是憧憬,作为一个环境领域的智囊,在提供高质量的“人与环境”的研究的同时,WRI也在办公空间的设计、管理和过程中实践绿色的理念。

办公室的设计: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私密性,但又不希望自己在一个玻璃鱼缸里。因此设计师很好的规划了办公室的总体布局和开敞空间。所有的办公格都是同样大小,不管职位高低,所以给扁平化的管理注入了空间基础。通道有主通道和辅通道,办公室的门朝辅通道开。同一部门的空间尽量串联,鼓励大家直接drop by,既方便了联系,又减少了交通。办公室门口的表示名字的门牌也是用黑板镶木框粘挂,用粉笔就可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这样有办公室变动,只擦掉把自己的名字换上去就行,还可设计一点个性的书写和装饰。

材料:总的原则是自然可循坏、低能耗、无毒材料。比方说门,你大概想不到这里的门是用麦秆做的,经过高强压缩和抗甲醛处理,加上框架,就成了这个轻便灵活环保的门。农田的麦秆如果焚烧处理,废气烟尘等自然污染环境。隔墙的材料主要是石膏,贴以百分之百克回收的低VOC的纸材。涂料也用的是无挥发剂的材料。地毯用的是著名的Interface公司生产的地毯,由大约30厘米见方的小地毯拼接而成,这样可以随时更换需要换的部分,而不必撤换整个地毯。地板是用竹子的材料,因为竹子长得快。而大堂和咖啡厅的座椅,都是用旧安全带绑系而成。

能效:首先当然是在设计的时候尽可能的用自然光源,大玻璃窗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自然光源,而且外围一圈是开敞空间,布置了咖啡厅、会议室,平时基本上不开灯。而办公室的灯都是智能设计,增加了感应器,感应器是只要办公室没有人和人的活动,灯就会自动关闭。还设计了控制软件,你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外部光源的特点和自己的需要调节亮度。在平时的工作中,远程大量采用的视频会议也大大减少了旅程的能耗。就算是在选择材料和办公用品、家具的时候,除了考虑产品的绿色,也评估了商家的远近,是否在搬运环节产生了更高的能耗,等等。

其他:在纸张使用上,首先用纸都是可循环回收利用打印纸,建议用pdf阅读,如果需要打印,则是建议双面打印,对于废旧的用纸,就在打印机下设置了专门的回收台。自觉回收当然是要提倡每个工作人员需要养成的习惯,比方说厨房有专门的回收区域,分有机、纸张、金属、玻璃和塑料袋几种,很细致。当然,也不是说就做得很完美了,比方说不用的电脑,开着的也还是有很多的。环保无极限,要挑剔还是有很多方面可以更好,当然,极端环保主义者也容易牺牲了工作和生活的乐趣,享受工作和生活的同时又能环保,何乐而不为呢(突然想到why not可以用这个翻译)。

WRI把所有的这些都做成了小册子,一方面是用作宣传,另一面也是公开和积累了经验,供其他可能感兴趣和愿意做的朋友参照。以绿色作为职业的人,自然也要在工作和生存的方面以绿色的底色。老蔡讲地理的时候,地理是以“人地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以此观之,WRI是最重视人与自然的交互研究,在能源与气候、生态系统、治理和可持续商业的四大领域一以贯之WRI的理念:integrity, innovation, urgency, independence, respect。受WRI的影响,这栋楼的公司,也开始设计准备改造一个绿色屋顶,那么,又多了一个绿色空间,而在这里工作又将多一个吃中饭聊天的老地方。 

4 comments:

  1. 想了解一下,这样搞一个green building要花多少刀/平米的硬成本?

    ReplyDelete
  2. 赞,真够specific的,有pp就更好罗

    ReplyDelete
  3. 好久没有跟师兄联系了,不知道暑假有没有时间去DC看你:)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