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21, 2010

也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

 这两天国际、国内媒体爆炒的一个新闻,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一则新闻表示,“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而国家能源局官员表示“国际能源署的有关数据不可信”,又表示国际能源署是富人俱乐部,“对中国情况一知半解”。这让我联想到2007年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关于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的中外媒体“大吵架”,后来这个也差不多是不承认,也不否认的默认,但是不炒作的状态。



官方如此表态可以理解。长期以来,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国,国际社会的主要责任目标都集中在美国,这客观上也减少了中国的压力,因为时时都可以拿美国作为挡箭牌,“你看带头大哥都这样”。而现在中国如果成为第一,马上就成为“出头鸟”从而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可能被锁在第一的靶子上。而与奥运第一不同的是,可以预见的将是“全球能源的黑洞”、“更多的减排责任”等鸡蛋和石头。



不过,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和能源消费国这都是迟早的事情,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发展速度摆在那,更何况我们的起点低,单位GDP的能耗本身就大。所以,即使我们今年不接受,明年又如何?后年呢?以后也不得不接受这个正在成为事实的现实。所以能“拖一年是一年,能不承认就不承认”,虽然塑造了一种委屈的形象,却常常被西方认为是无赖死不认账,长远来看,对中国并非利事。



而对于国际能源署这样的新闻炸弹,我们不妨用中国式微笑的“开门迎客”,斯是陋室,有话好说,哥虽块头大,但哥是没办法,哥也在想办法这不,并就有一些关键的问题和地方需要作出说明。



第一,对于IEA的数据或者报告,能源局官方表态说IEA的数据不准确,对中国情况不了解,然后说出了一个自己的数据。如果是这样,应该说出其数据的问题,并拿出自己准确可信的数据来;必要通报自身数据的统计方法、公开方式、误差范围等等。这样才可能以“数”服人。更何况,据公开的资料,IEA的数据多数来源是中国官方的数据,并根据相应资料作出修正。



第二,如果数据准确可信,确凿无误,那么在这种条件下,承认自己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并无何不妥,这是面对现实的负责的做法。同时,分析为何我们会成为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这里有快速的经济发展,人口基数众多,高速的工业化、城市化、机动化,外向型的出口经济等等对于能源的需求增长,我们的人均能源消耗才刚刚达到世界人均水平。由于能源增长由人口国情和经济转型结构决定,这其实是可以获得外部的理解和认同。即时在IEA的新闻发布中也是予以承认的。



第三,强调中国在节能减排、清洁可再生能源上的投入以及所取得的成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心和措施,全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跨越式转型。从20052009年,中国的风电每年都倍增。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PV生产和出口国。其它如核能、高铁、超高压输电等等领域的进展,都值得大书特书。大量的科技投入、人才培养;国家的政策项目的推进进展等等。中国作为一个发展国家在清洁技术上的瞩目成就,是完全由信心在世界舞台上赢得更多的尊重的。



所以总结起来对于类似的问题我们要做好准备的是:面对现实,获得理解、赢得尊重。

4 comments:

  1. 果然是做能源策略研究的!拜读了。 我看到的WSJ上关于IEA的新闻感觉还蛮客观的。同时提到美国因为近年的经济不景气,能源的消耗也放缓。而人均能源消耗上,美国依然是远远超过中国的。 刚刚瞟到中国说数据失真,还想,哦,是吗?不过这两天看到中国环境部发布的淡水环境,地表水污染状况。觉得做得还是很公开的。主要是以前不知道。 :)

    ReplyDelete
  2. 还是事关国家利益,不能轻易让步吧,呵呵

    ReplyDelete
  3. 对,我同意,与其遮遮掩掩,和外界争得脸红脖子粗的,还不如大方得承认一些事实,然后进一步寻找一些可以互惠互利合作的可能.

    ReplyDelete
  4. 同意同意,这个与中国在国际领域表示“负责任大国”形象不符,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子,反而让人不信任中国,于谈判没有任何帮助。同意师兄的看法

    ReplyDelete